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通过对实验室现有工业级聚合氯化铝进行碱化度分析,向多个化学试剂厂调研得出,现场常用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在1.5~2.7之间。通过合成不同碱化度(2.0~2.4)的聚合氯化铝,对模拟成垢水进行系统的混凝实验,考察碱化度对聚合氯化铝混凝除硅的影响。研究表明,碱化度会决定铝形态的分布,进而影响混凝除硅的效果。随着碱化度的升高,Ala含量逐渐降低,Alb含量先增大后减小,Alc含量逐渐增加。对模拟污水处理后,残余硅酸形态有很大差异,用聚合氯化铝(2.0)除硅后Sia含量变为32.1mg/L,Sic含量变为15.3mg/L;聚合氯化铝(2.2)除硅后Sia含量变为28.71mg/L,Sic含量变为30.5mg/L;聚合氯化铝(2.4)除硅后Sia含量变为22.4mg/L,Sic含量变为41.2mg/L。聚合氯化铝(2.0)除硅后Sia降低的比例最大,聚合氯化铝(2.4)除硅后Sic降低的比例最大。随着碱化度的升高,全硅剩余含量依次为47.4mg/L、59.5mg/L、63.6mg/L,表明碱化度越低,除硅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国有小型企业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王顺武(平遥县水泥厂031108)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始终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其成效如何对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由于国有小型企业数量在国有企业中占大多数,资产比...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受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动植物的启发,在结合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表面化学组成与表面微观结构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工作者们已经探究出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表面。伴随研究者们对超疏水性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众多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不断出现,本文介绍了影响表面润湿性的因素,归纳超疏水涂层表面的6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等离子体法、刻蚀法、溶胶-凝胶法、沉积法、模板法、层-层自组装法等方法,以及超疏水表面在流体减阻、防积雪防冰冻、防腐蚀、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超疏水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应进一步研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被损的自修复能力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