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购管理系统中PPAP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践,介绍了PPAP的基本概念,在分析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模式和ASP.NET开发采购管理系统中PPAP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系统框架、开发环境,并给出了核心代码。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红曲产生的功能性成分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了适应酿酒企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将红曲与酿酒相融合,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高需求。将红曲霉接种到蒸煮过的大米上培养后形成的红曲,能产生降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等功效的多种功能性成分,被广泛地应用于酿酒行业。提出红曲融合于酿酒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并就问题和不足提出措施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红曲霉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花生乳的挥发性组分,首先通过优化萃取温度、吸附时间、解吸温度,确定花生乳挥发性组分的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随后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7种花生加工花生乳的挥发性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特征组分。此外,探索花生脂肪脂肪酸组成对花生乳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80℃、吸附时间20 min、解吸温度250℃,此时可以获得最大的色谱峰面积;花生乳挥发性组分由醛酮、烷烯、醇酚、杂环及其他类物质构成,其中壬醛、呋喃、己醛、2,4-癸二烯醛、辛醛、二氢-1,4-乙基戊烯并[1,2b]氧杂壬基、2-正庚基-呋喃、羟甲唑啉、1,2-二甲基-4-氧代环己基-2-甲醛、4-环戊烯-1,3-二醇为特征组分;花生脂肪脂肪酸组成影响花生乳的风味构成,亚油酸与花生乳风味中醛酮及醛酮、烷烯、醇酚类化合物总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进行半固态发酵得到麻城老米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麻城老米酒中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Hypersil Gold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用作分离柱,0.1%的甲酸水和甲醇用作梯度洗脱的流动相,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117~0.156 mg/L,回收率均在86.2%~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8%~2.75%。该方法检测了麻城老米酒中11种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是老米酒中主要的单酚物质,占总含量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株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酒的酒精含量和风味特征。为筛选到发酵能力强、产香强、繁殖快和耐受性强的酿酒用功能性酵母,从各种酒曲中分离纯化的13株酵母菌通过TTC法初筛和复筛得到Y-3、Y-7、Y-103株酵母菌。通过对Y-3、Y-7、Y-10进行耐乙醇能力、耐pH能力、耐温度、耐渗透压分析,筛选出1株发酵力强、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耐受性较好的酵母菌株Y-10。将Y-3、Y-7、Y-10应用到黄酒生产试验中,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Y-10酵母在酿造的黄酒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多于8种;风味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种,高达329.87 mg/mL。由此可见,在黄酒酿造过程中,Y-10在提高黄酒的酒精含量以及增强其风味物质种类与含量方面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米酒是一种低度保健功能的酒精饮品,获得许多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青睐。探索米酒中影响人体健康发育的功能因子成分的存在已成为研究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的介绍了米酒发展及传统发酵过程中相关微生物生理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米酒中所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如有机酸、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无机盐、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肽等,为米酒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铈改性二氧化铅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对电极表面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PbO2电极表面结构致密,平均晶粒尺寸为17.83 nm,析氧过电位1.62 V(vs. SCE),强化寿命可达74 h。在苯磺酰胺初始浓度50 mg·L-1,电流密度40 mA·cm-2,pH为6的条件下降解120 min后苯磺酰胺模拟废水的去除率为97.6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62.45%。在40 mA·cm-2的条件下对实际磺胺类废水处理4 h,COD去除率可达75.3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