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从人粪便、窖泥和动物肠道内容物分离筛选出3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Clostridium butyricum NK、Clostridium butyricum SY、Clostridium butyricum RX。比较丁酸梭菌NK、丁酸梭菌SY、丁酸梭菌RX和酪丁酸梭菌ATCC25755在合成培养基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丁酸梭菌NK和丁酸梭菌SY生长能力较强。酪丁酸梭菌产丁酸能力较强,而产乳酸能力低于丁酸梭菌。3株丁酸梭菌相比较,丁酸梭菌NK产丁酸能力较强,达2.08g/L。  相似文献   
2.
和香玲  王友玲 《河南电力》2002,(4):55-55,58
针对^#3机DEH改造前后的调速系统的不同工作原理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调速系统改造的优越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解法制备Cu2O,以Cu2O为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己烯雌酚(DES)的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降解后水中DES的含量.探讨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H值以及光照时间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当DES初始浓度为51μg/mL,催化剂投加量为0.8g/L,pH值=4.0,光照120min的条件下降解效果达95.02%.  相似文献   
4.
用水湿法得到掺氮TiO2前体,热处理后得到纳米掺氮TiO2粉体,用XRD和UV-Vis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掺氮TiO2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TiO2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醛。结果表明掺氮TiO2与纯TiO2相比,具有可见光活性,当400℃煅烧1h的掺氮TiO2粉体投加量为1.4g/L,光照140min时,降解甲醛效果可达87.63%,明显优于纯TiO2。  相似文献   
5.
章梅  宋元达  刘青  王友玲  吴翰 《食品与机械》2018,34(2):42-45,128
为了提高阿维拉霉素发酵液中氧传递效率,改善发酵液中溶氧水平,增加阿维拉霉素的产量,研究各种氧载体对发酵过程中阿维拉霉素的合成和绿色产色链霉菌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吐温80作为氧载体的效果最好,能有效地提高生物量和单位菌体的阿维拉霉素的产率。在发酵开始的8h,添加3g/L吐温80,生物量达到了11.82g/L,阿维拉霉素效价达到了340mg/L,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20.63%和21.42%,研究表明氧载体吐温80能通过提高生物量和得率系数来提高阿维拉霉素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纳米α-Fe2O3为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纳米α-Fe2O3的制备过程及优点,研究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BPA的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热带假丝酵母茵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pH值为5.5、发酵时间为28h、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和热带假丝酵母茵生长情况最佳,且经处理后废水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0%、73.5%、77.1%.同时可获得9.53g/L的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8.
针对#5机DCS改造前后,辅助设备的热控状况进行了对比介绍,并简述了DCS改造后部分辅机新增的控制功能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现装有6台200MW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机,经过通流部分改造,每台机组容量增加到220MW。该厂一期循环水泵房内安装有2台补充水泵,其中1号补充水泵供1号机组冷却用水,2号补充水泵供2号机组冷却用水。补充水供水母管到机房后分为2路,一路到主冷油器用于冷却润滑油,一路到发电机冷风器侧用于冷却发电机内氢气、励磁机、密封油、内冷水以及射水池补水。发电机内4角各有1组氢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pH值为5.5、发酵时间为28 h、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生长情况最佳,且经处理后废水CODCr、SS、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0%、73.5%、77.1%,同时可获得9.53 g/L的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