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为了分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在飞行过程中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外弹道性能的影响,在结构特征参量不变化和非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基础上,根据复合增程装置的工作特点,结合底排药剂和火箭药剂的质量损耗形式,建立了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以某型弹为例,通过对3种弹道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弹丸速度、射程以及飞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与不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相比,陀螺稳定因子大8%左右,动态稳定综合因子在增程装置工作结束时刻大16.83%,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蒙特卡罗法对舰炮对海射击效力建立了射击效力的模拟计算模型,以几种常用射程上的发射N发的毁伤概率为指标,对比分析了普通榴弹、底排弹和复合增程弹的对单个舰艇射击效力,为舰载炮射击效力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上、下端面均无包覆星孔装药的小型自由装填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其药柱端面与垫片间的间隙会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端部初始燃面变化规律较为复杂,无法使用经典的燃面计算理论.通过引入端面燃烧参与度和端面等效燃烧厚度的方法,结合试验条件导出了燃面面积经验计算公式,解决了端部初始燃面可变的星孔火箭装药燃面计算问题.研究了不...  相似文献   
4.
在提高战斗破片毁伤目标效能的研究中,轴向前置破片战斗部是一种新型高效毁伤多用途战斗部,能够在轴向形成能量相对集中的集束预制破片群和径向均强分布的自然破片群.传统自然破片战斗部命中精度不高,毁伤概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大质量定向破片群提高毁伤目标的效能,并采用炸药直接驱动前置预置破片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轴向速度并通...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御的利用飞盘拦截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新型对抗方式,验证采用高启动压力的方法使飞盘在短驱动行程内获得较高速度的可行性。建立了高压驱动飞盘的内弹道数理模型,提出近似模拟方案,设计进行了高压驱动缩比模型实验,最后反馈到原型上。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原型数值计算结果与近似预测结果误差都小于2%。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复合底排药剂在发射过程中出现的药柱破碎、燃烧失稳等问题,提出了在底排药柱内腔直接加装一种具有短暂性结构保护和辅助燃烧作用的镁合金可燃内衬的防护、助燃措施。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底排药柱在极端工况条件下有、无可燃内衬时的发射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动态射击对比验证试验。仿真分析表明:可燃内衬能够有效防止底排药柱过度变形。动态射击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装可燃内衬后,弹丸平均初速提高4.97 m/s;同时,底排药柱点火燃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实际发射工况下底排药柱结构完整性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黏弹性本构模型描述底排药柱的力学性能,利用ABAQUS建立了实际发射工况下底排装置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底排药柱整体及不同截面不同位置点的应力形变规律。结果表明,底排药柱的危险应力点位于分瓣缝隙根部和药瓣中部,上端面是危险截面;适当增大底排药柱内腔孔径尺寸,能使危险点应力值、分瓣缝隙宽度增大值均减小10%以上,内腔下端孔径缩小程度减弱。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大底排药柱内腔孔径尺寸以减弱其结构过度形变的方法。发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改善底排药柱的结构完整性,使底排药柱的燃烧及其排放规律趋于稳定,复合增程弹(HERP)的射程及密集度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坦克对杆式穿甲弹的主动防御能力,提出了一种旋飞毁伤盘的设计,通过迎面撞击和旋转侧击两种方式拦截、毁伤杆式穿甲弹。分析了影响杆式穿甲弹侵彻威力的因素,建立了旋飞毁伤盘拦截杆式穿甲弹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旋飞毁伤盘的撞击能造成杆式穿甲弹弯曲变形及损伤,降低其着靶速度,并使其发生偏转,能有效降低杆式穿甲弹的侵彻威力,甚至造成其脱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