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ASE与MIS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CASE技术的基本思想与构成,CASE工具在MIS开发中的作用,概要介绍国内流行的CASE产品并对其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2.
武钢一米七工程连铸车间是从西德引进的具有70年代水平的先进设备。从吹氩开始到火焰切割之前,连铸的主要生产过程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与控制,计算机选用法国Telemecanique公司生产的T2000/20,它是一台通用的小型工业控制机,在西欧各国中小型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据初步了解在冶金、电力、化纤、食品、纺织、原子能等许多部门都在使用,我国辽宁赤峰元宝山发电厂也采用它。武钢连铸车间共用三台,每台计算机控制一流连铸。T2000/20计算机内存最多可到32K,连铸车间中1~#机内存  相似文献   
3.
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重要的模拟量、数字量、计数量、设备状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等要进行收集、管理、处理,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重要设备的工作状态,为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工艺及模型研究、质量控制等积累资料、提供依据。与实时操作系统一样,测量系统的软件处理对广大用户有着普遍意义。武钢一米七工程连铸车间是从西德引进的现代化工程,有一个由T2000/20和IBM370/158型计算机组成的完备的数据收集、处理系统。本文以此为背景论述数据的采样、基本处理、压缩、收集、显示及离线处理。  相似文献   
4.
郭萍  潘振海 《冶金自动化》1994,18(2):7-10,21
本系统通过网络将参加CIMS实验工程的11个单位40多个课题,在多种不同的开发环境下软件开发过程中各软件工程产生的各种软件配置集成起来,对其统一处理(输入、查询、提取、统计等)并进行分布,实施规范化的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5.
申宇  潘振海  吴慧英 《化工进展》2020,39(7):2548-2555
为揭示方肋微通道热沉内流动沸腾的传热传质机理,本文基于耦合VOF方法与“饱和界面”相变模型对微通道内单个气泡绕流加热方肋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分析该过程中气泡增长速率与方肋壁面传热系数的变化,重点讨论了初始气泡体积和入口雷诺数Re对相变传热效率和流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泡流经加热方肋过程中,气泡与方肋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液膜,该薄液膜的相变蒸发极大强化方肋表面的换热效果,换热系数较相同条件下的单相流动提升6倍以上。此外液膜厚度随Re增大而变厚,液膜热阻相应增大,液膜蒸发对换热的促进作用随Re增大而降低。最后考察了气泡体积对方肋壁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体积大的气泡具有更薄的液膜厚度及更大的蒸发面积,表现出更高的相变传热效率;而小气泡对壁面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王宇  潘振海 《化工进展》2021,40(7):3632-3644
为揭示非水平表面上微小蒸发液滴的传热传质特性,本文在准稳态模型的假设下构造三维液滴模型,综合考虑了蒸气扩散、蒸发冷却以及气相域中的自然对流这3种传输机理,对水平以及竖直基底上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通过分析气液界面上温度分布、蒸发通量分布及总蒸发率的变化,重点探究了基底过热度以及重力的改变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平基底上温度的对称分布不同,竖直基底上气液界面温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且非对称性随基底过热度的升高而增强,最低温度点不再位于液滴顶点,而向一侧偏移。此外,水平基底上气液界面局部蒸发通量呈对称分布,各截面分布相似,而竖直基底上局部蒸发通量分布则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以及各截面异性,非对称性随着基底过热度的升高而增强,这是重力改变后气相域自然对流发生改变的结果。与水平基底相比,竖直基底上蒸发率更高,总蒸发时间更少。最后,基底由水平变为竖直时,液滴内部流场由对称双涡转变为非对称单涡,单涡流速显著大于双涡流速,液滴内流速随基底过热度的上升而增大,单涡环流造成了气液界面温度分布的改变以及最低温度点的偏移。  相似文献   
7.
陈卓  潘振海  吴慧英 《化工进展》2019,38(9):3979-3987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摆动方柱提高微流体通道内传热传质效率的新方法。基于有限体积法并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微通道内液体流经自由摆动方柱(有旋转自由度、无平移自由度)时产生的扰流及强化传热传质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显示,在低雷诺数(Re=10)下,自由摆动方柱几乎无运动,其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同固定方柱类似;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自由摆动方柱在流场作用下会自发产生周期性摆动,并在较低雷诺数(Re=50)下提前促使其后方产生交替性的涡脱落现象;随着雷诺数进一步增加(Re=100),方柱的自由摆动及其后方的涡街结构均显著增强。与同Re数下的固定方柱相比,自由摆动方柱能够更显著地扰动微通道内原有的泊肃叶流场,破坏通道内壁面处热边界层,提高其传热效率;同时通道内液体的横向流动可有效促进溶质混合,强化传质进程。当Re=100时,自由摆动方柱微通道内的平均换热努塞尔数Nu较固定方柱和无方柱时分别提高了17.5%和29.6%;同时,出口截面混合效率可较固定方柱和无方柱时分别提高了70.5%和65500%。  相似文献   
8.
油砂干馏系统的DEM-CFD耦合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值模拟相对于实验研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性强等较大优势,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当前的油砂干馏过程数值模拟主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而且仍处于较初级阶段,距离实际应用尚有巨大距离。根据油砂物料的离散特点,引入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油砂颗粒在干馏炉内的运动、铺展、前进过程进行还原,同时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耦合,引入油砂与炉壁以及油砂之间的热传递过程。初步研究表明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较好地展示了颗粒在炉内运动铺展的过程,以及通道内颗粒受气流携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前言 建设一个露天矿要投资几千万元,有时甚至更多。在矿山系统工程中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解决矿山开发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诸如建立矿化模型、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编制开采进度、利润的核算、铲车与汽车的配置等方面问题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与冀东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以棒锤山铁矿为背景,在ACOS-400中型计算机上共同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历时三年,在1985年底完成了“棒锤山铁矿优化设计系统应用软件”,整个系统的基础资料是地质报告。 一、系统的主要功能 露天矿优化系统是一种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