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蜜胺浆液为吸收剂,采用高效三相反应器在实验室进行了脱除低浓度SO_2的工艺条件及设备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吸收温度为45℃,气体中SO_2含量低于0.4%时,一级吸收脱硫率在95%以上,排放尾气SO_2含量小于200ppm,液气比为15升/米~3。 加入1‰阻氧剂,能够阻止亚硫酸蜜胺氧化。添加1‰的添加剂,可以防止设备和管道的阻塞,有利于液固分离。  相似文献   
2.
江礼科  邱礼有  梁斌 《化工学报》1988,39(2):180-189
本文通过SO_2在钒催化剂熔融液相中反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液相反应机理及液相反应本征动力学模型.再将液相传质与液相本征动力学模型结合得到“微观”动力学模型,避开了液相有效因子的复杂求解.认为不同温度范围必需建立不同的模型.在推导S_(101)型工业催化剂原粒的宏观动力学模型中,采用了简化的孔扩散模型.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得到两温度段的宏观动力学模型如下:r_1=k_1po(_2)~318pso(_2)~112[(1-3/2β)~112/(1+k_1(pso_3/pso_2)~(1/2)]~112(高温段)r_2=k_2po(_2)~114pso(_2)~112[(1-3/2β)~112/(1+k_1(pso_3/pso_2)~(1/2)]~112 (低温段)  相似文献   
3.
氢溴酸电解过程是溴循环法废气脱硫新工艺和硫、溴循环法制氢新工艺的关键。本文使用搅拌电解槽,研究了1.000伏特槽压下,在铂电极上氢溴酸隔膜法电解过程动力学特性。实验表明,当阳极和阴极搅拌转速分别大于1600vpm和2200vpm时,阳极和阴极附近液相扩散阴力均可忽略;当阴极溴浓度大于0.10M时,电解速度与溴浓度无关。实践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本电解过程“阻力”主要集中在电解隔膜,电解质在隔膜内的扩散是过程的控制步骤。对于本电解过程,其动力学特性可关联成下式: i=nEk_0exq(-E/RT)C_A~aC_R~b其中 k_0=6.61×10~(-5) E=12.0×10~3J/mol a=1.29 b=0.500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磷氟磷灰石的SiO2存在下被炭还原过程中的物质传递及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结合动力学实验数据回归表明反应受反应物在熔融液相中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 SO_2在钒催化剂上氧化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简化的平板模型提出了 S_(101)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并以在不同预转化条件下测得的宏观动力学数据代入绘图.结果表明,不同预转化条件下 1nk~1/T 关系中出现了不同位置的转折点。回归得出了高低温段速度常数表达式,并经验求出了转折点温度 T_(■r) 与预转化率α之间的关联式。本文还对 1nk~1/T 关系中出现转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出现转折的原因是由于起催化作用的液相活性组分的量发生了改变之故。  相似文献   
7.
在3.04×10~6Pa压力下使用KD-1型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原粒度七筋车轮形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汽催化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00—800℃、H_2O/CH_42.0~5.0、碳空速4320—12420ml/(h·g).采用平行模型来描述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整理,得到宏观动力学方程为:R_(co)=63475e~(-188536/R_gT)P(CH_4~(0.7)(1-β_1)R_(co_2)=8.464×10~(-8)e~(-136012/R_gT)P_(CH_4~(0.7)P_(H_2O)~(1.5)(1-β_2)结果表明,水煤气变换反应远离平衡;七筋车轮形转化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比一般环形催化剂提高约一倍.经过对工业转化炉核算,本文所得的宏观动力学方程是可靠的,具有良好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原料,进行了配料熔融、原料粒度及原料加入顺序试验,探索其熔融条件对物料熔融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了配料比与熔融温度的关系,获得尿素磷铵氯化钾的熔融温度图,可作为选择配料与熔融温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硫酸亚鉄制取硫酸: U.S.2946659, July26, 1960; C.A. Vol.55, 9805i。 将固体FeSO_4用它重量的34%的50%H_2SO_4润湿,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到538°F脱水生成碱性硫酸鉄,后者再加热到900—1450°F分解成Fe_2O_3和SO_3。SO_3吸收于H_2O生成H_2SO_4。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纯氟磷灰石在SiO2存在下被炭还原过程中的物质传递及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结合动力学实验数据回归表明反应受反应物在熔融液相中的扩散控制,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其中k随配料硅钙比和反应温度变化.k值随硅钙比变化呈直线关系;Arrhenius曲线在1280℃附近有折点,高温区表观活性化能为79.48kJ/mol,而低温区的高度温度敏感使表观活化能高达1005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