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正> 褐煤加压气化所形成的酚类,随煤气从加压气化炉内导出,经冷凝冷却系统,一部分凝聚在焦油中,另一部分溶解在冷凝水中,称为含氨酚水。褐煤焦油用蒸馏的方法,按不同的温度范围切割成各种馏分。含氨酚水用褐煤中油萃取,获得含酚中油。将焦油馏分和含酚中油,用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获得的酚钠盐再用硫酸分解,便得到酚类。将焦油各馏分和含氨酚水中的酚类进行分析,其分布情况和特性列于表1。  相似文献   
2.
褐煤加压气化所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大量的CO_2、H_2S、气态有机硫化物如COS、硫醇和硫醚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必须将其脱除。 我厂鲁奇加压气化粗煤气的脱硫脱碳采用了传统的水洗法。本文将一级水洗脱硫脱碳的生产情况作一简介,同时对二级水洗,密闭再生以消除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固态排渣加压气化的化学平衡出发,提出“条件系数”这个概念;介绍了通过在设定的操作条件下对指定煤种煤气组成的计算,计算条件系数的方法和结果;并论述了影响条件系数的因素。文中提出条件系数应用的两个方面:求取煤加压气化过程中一定氧流量下的合理投料量;分析煤加压气化过程的操作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4.
磷炉尾气是富含CO 80%~90%的燃料.但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PH3,作为锅炉燃料利用时对金属材料腐蚀严重.本文分析了磷炉尾气主要有害杂质P4、PH3、H2S燃烧时发生的反应,认为对锅炉材料产生的腐蚀主要是燃气中PH3的存在所致.通过SEM测试受损锅炉部件,其腐蚀产物形态验证了腐蚀机理分析.采用催化氧化方法去除尾气中PH3等杂质后的净化气,经过时达4年的燃烧应用,验证了磷炉尾气使用催化氧化法净化后,可作为锅炉优质燃料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褐煤在加压气化炉内进行制气的过程中,由于热分解产生轻质油。所谓轻质油是指不能用通常的冷却方法将其冷凝下来,而能用洗油吸收下来的油类,其馏分的沸点范围为小于170℃,其主要成分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云南小龙潭煤的一些特性和工艺操作参数,对鲁奇气化生产的影响,针对试验研究工作争论比较大的论点,重新作出了评价;同时,对鲁奇炉操作中所产生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净化黄磷尾气部分变换制甲醇合成气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40 m3/h部分变换中试装置上,采用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以净化黄磷尾气为原料,经部分变换工艺直接制取甲醇合成气。研究结果表明:以净化黄磷尾气燃烧气为升温介质,负压和循环升温相结合是可行的升温与还原方法;催化剂宜采用二段填装;在汽/气体积流量比1.35—1.40、催化剂床层入口温度310—320℃、原料气流量30—32 m3/h的条件下可获得H2/CO体积流量比合格的甲醇合成气;催化剂床层平均温度随入口温度、蒸汽量和原料气量的增加而升高;中试装置连续运行130 h,合成气中H2/CO摩尔比1.87—3.40。  相似文献   
8.
由于SO_2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现有烟气脱硫技术已难以满足需求。开发了以磷矿浆为脱硫剂吸收硫酸尾气低浓度SO_2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磷矿粉的硫容量是同体积NaOH饱和溶液的42倍、水的264倍,矿浆pH维持在4~6对吸收效果最有利,吸收饱和后矿浆澄清液中的P_2O_5质量分数可达3.20%。该技术整个工艺无副产品产生,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目前已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气化是煤炭能源转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世界各国由于国民经济能源结构的变化,气化工艺重新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加压气化法工艺特别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固定床固态排渣气化,不论是常压或加压,凡是以煤为原料的气化过程,其实质包  相似文献   
10.
<正> 鲁奇法固态排渣加压气化在我国正趋于发展中,并具有广阔的的前景。加压气化法在发展过程中,在炉型结构和操作上,碰到了两个问题: 1.原料煤的组成,气化剂的组成和温度,操作条件如压力、温度,热损失等对煤气的组成和气化指标的关系。 2.原料煤的性质及其灰分的结渣性能对煤气的组成和气化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