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对能源经济发展、资源与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如何实现自动化DR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从电力用户响应成本、企业生产特性、响应时间这3个方面研究了DR的影响因素;其次在变量分析及以可持续中断供电时间划分用户群的基础上,以停电时间与缺电功率为约束条件、以参与DR的企业用户为变量、以停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采取由简入繁的思路逐步建立2种情形下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停电时间的不同选取2种典型算例以验证这2种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段聪仁 《冶金与材料》2021,41(1):120-121
化工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工产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但是中国的化工生产在技术管理和安全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必须指出的是,对化工产业的重视是为了增加和启动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并确保化工产业的顺利进行,及时控制各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基于风光互补特性构建了风光抽蓄联合运行系统,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策略,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电力市场背景的风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风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技术约束和联合系统运行约束,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计算得到抽水蓄能电站和联合系统的运行方案。基于该优化方法自主开发了一款优化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风光抽水蓄能联合运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裂纹的宏观形貌、原材料质量、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线切割和热处理工艺,分析了某Cr12钢8字形模冲线切割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模冲线切割开裂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和加工工艺不良所致。对应的措施是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和制定正确的冷、热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弃电问题,利用新能源侧储能可降低弃电率。以某地区电网新能源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情况,确定弃电的主要原因为网架约束;考虑储能额定功率和电量约束,建立储能模型,并以弃电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在新能源侧配置不同规模的储能,定量分析储能对降低新能源弃电率的效果。当网架约束问题较为严重时,储能对降低新能源弃电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而网架约束问题得到缓解后,配置储能的作用同样不明显;通过计算提出适合新能源侧储能的应用场景,即弃电时段与非弃电时段交替分布的场景适合新能源侧储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DDS脱硫技术在安徽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变脱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 ,应用是成功的 ,在不改造变脱塔和氧化再生槽的情况下 ,使合成氨生产能力提高了 10 % ,吨氨脱硫费用也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木粉-聚氯乙烯(WF-PVC)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本文将纳米BN与ZnO加入到WF-PVC木塑复合材料中,通过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阻燃WF-PVC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热分解、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BN和ZnO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但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解残余物质量,BN和ZnO的质量比为1∶2时,复合材料的残炭量增加了21.7%。锥形量热仪燃烧测试表明,纳米BN和ZnO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纯WF-PVC相比,BN与ZnO的加入能有效降低WF-PVC复合材料燃烧时的热释放和烟释放,复合材料的总热释放量和总烟气释放量最高分别降低18.2%和48.9%。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阻燃剂进行一定比例的复配,可有效减少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损害,单独添加ZnO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降低了29.5%,而BN和ZnO以2∶1的质量比复配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降低了9.9%。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台阶式微通道中气泡生成机理和尺寸变化规律。探究了气液相流量、液相黏度以及台阶宽度对气泡生成过程的影响机制。实验中分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甘油水溶液和氮气作为液相和气相。发现台阶式微通道中气泡的生成过程分为扩展、夹断和蓄能阶段。增大气相、液相流量,减小液相黏度使各阶段所消耗的时间减少。随液相黏度的增大夹断阶段消耗的时间逐渐变长,成为气泡生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阶段。最后,基于台阶式微通道中气泡的生成机理,构建了气泡体积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9.
张超武  肖玲  刘昌涛  段聪越  杨军  王芬 《硅酸盐学报》2011,39(12):1915-1921
掺杂2种含有碳酸根和硅酸根的化合物,采用超声共聚沉淀法制备碳酸化含硅羟基磷灰石(carbonated silicon-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CSi-HA)纳米粉体,优化组合合成条件,并分析表征产物的晶相、粒度、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将钙源Ca(OH)2用氨水调节pH=10.5~1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