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耦合VOF法的三维标准k-e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采用PISO(Pressure-Implicit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s)算法求解非稳态的水气两相流流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STAR-CD对某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在隧洞进口处出现水流扰动区,在主支洞交汇处出现水流漩涡区,在隧洞出口处出现水流突变区;分析了隧洞沿程过水面积及气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1支洞和02支洞补气不明显,03支洞补气明显;对某水库放水兼放空洞水深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巢湖流域水质状况,使污水处理厂出水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且达到ρ(CODCr)≤20 mg/L、ρ(NH3-N)≤1.5 mg/L、ρ(TP)≤0.3 mg/L,设计采用A~2/O-D型滤池-生态处理组合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 NH_3-N、 TN、 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3.22、14.53、 20.80、 2.03 mg/L时,出水均值分别为14.98、 0.38、 7.71、 0.15 mg/L,去除率分别为82.0%、 97.4%、62.9%、 92.6%。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及特点,分析了其运行成本、经济与环境效益,为高标准出水要求的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河水体黑臭问题愈发严重,形成城市内河水体黑臭的主要污染源大部分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进入河道。通过对皖北某市某片区现状排水管网的详细调查,发现管网存在错接、混接、破损、管径偏小、高程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整改对策及实施智慧水务的建议,希望能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运维以及河道黑臭治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的水气两相流耦合VOF法的三维标准k-ε紊流模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中引入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并用PLIC方法对水气交界面进行了重构。通过与引额济乌一期工程尾部调节水库泄水洞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应用此模型对新疆八十一大坂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在隧洞进口处出现水流扰动区,在主支洞交汇处出现水流漩涡区,在隧洞出口处出现水流突变区,并分析了隧洞沿程过  相似文献   
5.
结合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建立了水气两相流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法的κ-ε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内水位随充水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对隧洞充水过程中沿程典型断面的水气两相流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流量为65 m3/s时水流能顺利通过隧洞;对某水库放水兼放空洞水深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