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海红  李玉星  王武昌  陈鹏  张庆东  樊新斌 《化工进展》2013,32(8):1796-1800,1812
水合物颗粒微观受力和聚集是影响水合物浆稳定流动的关键,本文调研了国内外研究水合物颗粒受力和聚集常用的测量装置,主要有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颗粒图像显微镜、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微机械测力装置;受力测量和理论研究证明了毛细液桥力是导致水合物颗粒聚集的主要黏附力;介绍了常用于水合物聚集特性研究的受力平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得到水合物颗粒最大临界聚集粒径;总结了众学者提出的水合物颗粒聚集机理,并阐述了基于群体平衡模型建立的接触诱导-剪切限制聚集机理的物理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水合物颗粒的动态聚集过程;水合物颗粒微观受力和聚集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明确将对石油天然气的输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确定防聚集对水合物聚集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庆油田陕北特低渗透区块某联合站的含油污水,在两级过滤(黑核桃壳过滤器+纤维球过滤器)处理油田回注水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气浮装置,考察在关闭和开启气浮装置时的除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气浮装置后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物质、硫化物、悬浮物、铁的去除率分别为99.9%、29.7%、99.5%、99.0%;在过滤之前加装气浮装置,出水石油类物质、硫化物及悬浮物的浓度分别降低了97.4%、17.8%、88.5%,可保证回注水的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油田钻井废液原地固化处理技术易产生新废物、无法循环再利用、占用土地资源、无法根本消除环境风险等问题,按照工业生态理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利用固控设备对钻井废液进行固液物理分离的技术,即对钻井所产生的岩屑、泥饼、清洗水、泥浆等污染物进行密闭循环处理,达到废物循环利用、控制产建投资的目的,这对从源头上控制钻井废液污染所产生的环境风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成本控制压力较大的生产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雷巧英  蔡之兴  樊新斌  陈亚凌 《节能》2009,28(10):37-38
通过对长庆气田天然气采集系统地面节流工艺与井下节流工艺的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在天然气采集过程中的用能差异。井下节流技术在天然气采集过程中不需要常规的井口加热、注醇等耗能工艺,就可以达到天然气地面输送温度,并且不形成水合物,是先进节能型的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5.
联合站是是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本次研究以陕北某采油厂两个联合站为依托,研究采油作业区联合站非甲烷总烃污染。研究方法为《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总烃和非甲烷总体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在在联合站1#、联合站2#的厂界上风向分别设置1个监测点位,下风向分别设置3个监测点位,最终监测得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最高值为2.84 mg/m3。符合参考标准限值要求。随着由于石油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伴生气、套管气综合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无组织挥发将减小,因此对油区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长庆油田"打造三道防线,落实四级责任,筑牢四级防控体系"(简称"三防四责"体系)建设的状况,该体系有效提高了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风险的管控能力,成为防治油气泄漏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长庆采油八厂开发管理模式及"三防四责"数字系统管理现状,对其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油田采油厂生产现场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为例,分析含油污泥处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比国际、国内含油污泥处置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热相分离技术科学处置含油污泥,规范含油污泥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程序,完善处理工艺。以达到满足国家、地方政府环保要求,消除危害因素,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石油油气场站安全管理,针对油气场站三大安全威胁之一的静电危害进行机理剖析和危害阐述,分析油气场站静电的主要来源和静电危害的步骤,进一步提出油气场站静电防护的三个技术防范措施(液态油体流动静电防护措施、人体静电防护措施、运输车辆静电防护措施)和一个管理防范措施,并简要介绍已实施的人体静电防护措施和运输车辆静电防护措施.以期加强静电危害认识观,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油气场所等典型易燃易爆场所由于静电原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