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E玻璃纤维的气泡来源,并对其生产中的澄清方法及机理进行分析,指出E玻璃澄清的关键技术是将化学澄清与物理澄清方法相结合,并利用熔窑结构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2.
日用玻璃原料与燃料对CO2减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玻璃原料和燃料两方面论述了日用玻璃生产中CO2的来源和减排措施.宜在原料方面采取控制日用玻璃配合料气体率、添加活性原料、加大碎玻璃掺入量;燃料优选焦炉煤气和天然气,限制发生炉煤气的使用,建议推广使用富氧燃烧技术等有效措施,有利于大幅降低CO2排放,同时分析了CO2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产业的迅猛发展,冷阴极荧光灯(CCFL)凭借其优良性能成为背光源的重要光源之一.叙述了国内外CCFL玻管的工艺性能要求和化学组成,并指出了CCFL玻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谱域法结合留数计算理论计算了Ka,Q和W波段微带到矩形波导转换的输入阻抗。分析中考虑了介质层的影响。其中ka波段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发表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好,研究了微带长度和短路面位置对输入阻抗的影响,并且对传换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三个波段的最佳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5.
大清沟铁铜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基底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区内北西西向构造发育,岩浆活动比较频繁;矿体多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矿体严格受北西西向断裂或片理化带的控制。初步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原生沉积的铁质形成了太华群片麻岩含铁建造基底,局部富集成矿形成原生沉积变质铁矿床;古远古晚期岩浆热液交代,在片理化带内富集形成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床;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沿断裂上侵进入火山岩盖层形成火山沉积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在绢云石英片岩带附近形成闪长岩脉的同时形成热液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突破,F60矿脉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条矿脉。通过对F60矿脉地质特征、钻孔原生晕分带特征、元素亲缘性分析表明,矿床近矿晕元素为Ag、Au、Pb、Zn,前缘晕元素为As、Hg、Cu,尾晕元素为W、Mo、Mn、V,矿床不存在多期次叠加成矿形成的叠加晕特征,深部出现盲矿体的可能性不大,矿床找矿方向在浅部无工程控制的区域;元素亲缘性分析显示,近矿晕元素Ag、Au、Pb、Zn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W、Mn、Hg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性元素。研究成果对区域上类似的层间构造控矿金矿床开展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板玻璃已经成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关键材料之一, 针对TFT-LCD基板玻璃的熔化成形要求,探讨了TFT-LCD基板玻璃熔窑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同时对供料道在玻璃熔制过程中的澄清和均化作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藉此对我国TFT-LCD基板玻璃的开发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山萤石矿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萤石矿床,属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脉状萤石矿床。矿石及围岩微量元素显示Ni元素矿石中相对富集,可作为判定萤石矿异常区的指示元素;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分析发现,矿床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成矿过程中流体与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岩反应;通过Sr/Ba、Rb/Sr、Nb/Ta、Zr/Hf比值分析发现,成矿流体可能主要为海水相流体,后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中无大规模的渗入性流体流动。指出了矿床F3断裂以及其它北西向断裂仍具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山隆断区。区域结晶基底为太古宇太华群片麻岩,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官道口群白云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银、多金属生产基地。干树金矿位于熊耳山上宫金矿田内,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增备案金资源量 60 t 以上,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干树金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干树金矿属热液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 F1断裂控制。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矿体元素亲疏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并通过原生晕等值线图对深部矿床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①Ag、Hg、Cu 与 Au 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②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 Hg→Ag→V→As→Au→W→Sb→Mn→Mo→Cu→Zn→Pb→Ba,反映矿床多期叠加成矿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反分带” 特征,预示着矿脉向深部还有很大的延深或者第二个隐伏矿体存在;③预测矿体向深部仍有很大的延深、且向北东侧侧伏;④在 F1断裂深部 0~-1 000 m 标高、上宫 41#线至干树 66#线预测金资源量 52.56 t。深部工程揭露了多层矿体或矿化带,Au、Ag、Cu、Pb、Zn 单样最高品位分别达到 2.60×10-6、2 550×10-6、1.16%、14.50%、15.52%,反映出上述成矿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对于区域金矿床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