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5种杀菌剂对半夏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夏立枯病发生特点进行调查,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半夏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在供试杀菌剂中,80%退菌特WP对半夏立枯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发生的真菌性叶斑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活体伤口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PCR扩增病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和几丁质合成酶(CHS)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与平头炭疽(Collettrichum truncatum)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平头炭疽(C.truncatum),这是平头炭疽寄生烟草引起烟草炭疽病的首次报道。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最适培养基为营养琼脂(NA),最适温度30℃,最适光照条件为全黑暗,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pH为7时病原菌生长最快,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3℃、10 min。研究结果为病害的及时准确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烟草灰斑病在贵州烟草漂浮苗上的发生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烟区发生的烟草灰斑病进行了病菌分离、鉴定,确定该病的致病菌为Alternaria pluriseptata。选用了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WP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5.94 mg/L;其它药剂的效果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4.
防治何首乌叶斑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何首乌叶斑病症状及其病原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培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经鉴定,何首乌叶斑病病原菌为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almarum(Cke.)Stey.]。室内5种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该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70%甲基硫菌灵WP,抑菌率达100%,其它药剂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中与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棒状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8,在燕麦琼脂(O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牛肉浸粉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菌丝致死温度为53℃,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烟草弯孢菌叶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砂仁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贵州省关岭县花江地区的砂仁叶片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菌的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有性世代为同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ing et Schrenk]。药剂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500μg/ml、10%苯醚甲环唑500μg/ml、50%氯溴异氰尿酸2000μg/ml,抑菌效果均达到90%以上;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0%以上的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10%苯醚甲环唑和50%氯溴异氰尿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