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丁二烯系统爆炸原理及防止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实验分析验证了丁二烯系统自动爆炸的原因,即氧气进入系统形成了丁二烯聚过氧化物。分析了丁二烯聚过氧化物的组成,用键能法计算了爆炸反应能量,结果与实例相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爆炸发生的方法,即采取绝氧、氮封措施,定期进行气密性试验,加入一定量阻聚剂以及对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流动试验中酸碱性及电导率测试装置设计原理及在试验过程中的应用。该装置最大的优点是能测量试验过程的瞬时值 ,还可以设定时间测量 ,适当改进后可以测试液体的瞬时离子浓度。该装置成本低 ,易安装 ,是一种提高工效 ,减轻劳动强度的实用性装置  相似文献   
3.
林光荣 《石油仪器》1997,11(4):31-32
敏感性试验是油层保护的重要试验,由于样品分析增多,原敏感性试验仪已不能保证科研生产的需要。LD-96敏感性试验仪采用双动力源系统,可根据试验的要求,采用恒压、恒速法,并且改进了原压力计量系统及夹持器,试验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压力表,将高压和低压表并联起来,既节省了试验时间,又减少了劳动强度。由于夹持器增加了2倍,样品分析数量大大增加。该仪器改进后,结构更加合理、美观,使用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合模型,研究了鄂尔多斯长8储层非均质性对储层驱油效率的影响,认为组合试验中不同渗透率岩心进水量差别非常大,高渗岩心不但进水量比低渗岩心大的多,而且进水量的增长速度也比低渗岩心快,这说明,在油层合注开采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高渗层段由于大量水的冲刷,使水相渗透率逐渐提高,水窜程度加重,而低渗层段进水量增长缓慢,水驱效果难以得到改善.组合试验还发现高渗岩心驱油效率高于其单独试验的驱油效率,而低渗岩心的驱油效率低于其单独试验的驱油效率,且高渗岩心进水量的增量明显大于低渗岩心,说明现场高低渗透率层合注开采时,必然是好油藏驱油效率高,水驱动用程度大,差油藏驱油效率低,水驱动用程度小,一旦在高渗层形成水窜条带,将很难进一步提高水驱效率,因此应尽量控制注水层位的渗透率级差程度,或分层注水,以降低水驱的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5.
林光荣 《维纶通讯》2001,21(3):31-32
从全员设备维护保养组织结构的改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治理改革中出现的难题等三方面介绍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电石厂设备维护保养机制改革,这种具有该电石分厂特色的设备“全员维护保养”管理机制的建立,使设备进入了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CMS-300岩心测定仪研究储层应力敏感,可以扩大储层应力敏感的研究领域。由于该仪器可以同时测试不同围压下的常规孔渗、克氏渗透率、滑脱系数、惯性系数,这是其他仪器不能完成的。研究发现,储层应力敏感不仅与渗透率有关,而且与其他参数也有一定的关系:气体渗透率与应力敏感呈反比;孔隙度和孔隙体积变化与应力敏感呈正比;气体渗透率越小,非均质越严重,滑脱系数、惯性系数变化越大,应力敏感越强。  相似文献   
7.
林光荣 《维纶通讯》2002,22(3):25-26
对公司技改管理工作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几年应用于安塞油田杏河区的水力压裂、高能气体压裂、酸化解堵、高压水旋转射流解堵、系统提压增注等解堵增注技术措施,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解决了该区块油层解堵效果不明显,增注措施有效期短的技术难题,为油层的进一步挖潜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靖东长2层高含水饱和度油藏为例,通过室内岩心试验和微观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饱和度、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等因素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现状及投注措施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明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井注水初期压力高、注水压力上升速度过快的原因,对其储集层物性、水敏性、润湿性、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注入水水质进行了室内分析与实验.储集层致密、孔隙喉道细微和油层的中性弱亲油特性是导致水井注水初期压力较高的主要因素.岩心注水实验表明,中等程度水敏及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BaSO4、CaCO3结垢是造成地层伤害、注水压力升高过快的主要原因.统计和分析了油田注水井不同完井工艺及投注措施对注水压力的影响,认为对长8层而言,保障注水质量、以射孔 水力压裂复合工艺完井、注水前用复配以防垢剂和黏土稳定剂的活性水洗井并对地层进行挤注活性水段塞处理(防膨及解堵措施处理半径应大干4 m)、同层污水回注等措施均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地层结垢和水敏伤害,保持注水压力稳定.图8表6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