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针对低压储层修井防漏技术难题,研发了一种双交联型泡沫凝胶压井液,基本配方为:3%聚丙烯酰胺+2%起泡剂+1.5%交联剂A+0.1%交联剂B。显微镜观察表明,单一交联型及双交联型泡沫凝胶均具有明显双膜结构,但双交联型泡沫凝胶膜更厚实,气核最外层凝胶膜厚度最大为77.35 μm,气核外层液膜总厚度最大为188.48 μm,表现为较好抗压强度和稳定性,其稳定时间大于10 d,远高于单一交联型体系。流变性与黏弹性测试表明,双交联型泡沫凝胶具有高弹低黏特征,利于泵送和后期返排解堵。暂堵压井模拟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在90~208 mD的中高渗岩心,在2 MPa正压差下60 min内作用于岩心的压降值≤ 0.05 MPa,滤失量几乎为零,该双交联型泡沫凝胶压井液具有一定抗压能力与低滤失特性,能有效暂堵储层,在低压油气井修井防漏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淀粉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该文综述淀粉微球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并展望其今后开发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与石墨烯有着较好的相容性,两种物质的结合能使所得复合材料(即纤维素-石墨烯基复合材料)获得结构和性能上的显著改善及增益,使之在能源存储、柔性电子、智能穿戴、生物医疗、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应用。首先介绍了纤维素和石墨烯的基本物化性质和形貌特征;接着概括了制备纤维素-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主流方法,分析各自优势与局限性;同时阐述若干典型纤维素-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实例;最后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包油率和产率的综合得分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茴香油(Aniseed Oil)3-环糊精微球包合物(β-CD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缓释性及热稳定性优化得到制备茴香油包合物微球最佳工艺为:茴香油1mL、3-CDP微球用量5.7g、水58 mL、包合温度40℃、包合1h经验证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微球平均包油率为86.9%,产率为93.9%.茴香油环糊精微球包合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热稳定性优于挥发油与环糊精微球物理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人,一个好的辅导员对大学生顺利成长至关重要。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而扮演不同角色,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平台及系列车型研制的需求,以特征相似性分析为基础构建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CAPP系统,实现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工艺的快速变型设计。该系统首先输入转向架的CAD模型并从模型中提取出设计特征和工艺特征(即装配特征),然后以设计特征和装配特征为基础,将模板项目和实例项目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到相似度较高的模板车型,最后在模板的基础上做相应变型,生成新车型转向架的装配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7.
井喷失控风险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最具有颠覆性的风险,增储上产新形势下海上钻井作业量大幅攀升,使我国海上井控风险管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海上井控应急抢险处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为今后海上井控应急抢险救援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肖巍  鲜小彬  梁果  杨欣雨  张艳华 《化工进展》2023,(11):5871-5881
紫菜不仅廉价易得,而且富含蛋白质。以紫菜为原料,提供炭源和氮源,先预炭化获得粗炭,再以KOH活化造孔实现氮掺杂分级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当KOH与粗炭比为2∶1时所获得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NDHPC-2)具有最丰富孔隙和最佳蜂窝状分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高达1975.2m2/g,介孔占比41.2%,掺氮原子含量4.3%。此外,电化学测试表明,三电极体系中NDHPC-2的最大比电容为185.4F/g,同时兼具良好倍率性能、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基于此炭材料,进一步组装了NDHPC-2//NDHPC-2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个器件最大能量密度为6.7Wh/kg,并依旧保持了出色的倍率性质、库仑效率和反复充放电稳定性。比如在10A/g高电流密度下连续充放电10000次,整个实验过程的库仑效率始终接近100%,电容损失亦几乎可忽略不计。无论三电极还是两电极体系,NDHPC-2多孔炭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均可媲美甚至超过许多已报道的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的电化学表现,展现了较好的储能优势和实际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