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1.
张俊娟  李光波  杜旭斌 《山西建筑》2007,33(20):322-323
介绍了钢桥钢箱梁外表面两种涂装体系即涂料涂装体系和电弧喷涂涂装体系,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指出我国钢桥防腐采用电弧喷涂涂装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AC-13添加盐化物MFL(MaFilon)为例,在盐化物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利用马歇尔试验的方法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已有盐化物替代矿粉添加的方法,采用不同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进行指标测定,确定盐化物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测定高低温性能,优化配合比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果,指出特长建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其他专业特长的建设提供一些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订单班教学要求同企业实际工作需要接轨,按企业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文中对企业要求的教授内容同学校仪器满足情况和企业所需仪器操作情况出发,结合校内仪器品种不同但需达到熟练操作企业仪器的现实提出实训教学校企联动仪器优化配置的方式,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节点,对于一些贵重轻便仪器同企业合理调度,以满足教学需要。对于一些固定无法移动仪器进行现场组织教学,达到校企仪器优化配置满足不同企业针对不同仪器操作的需要,为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理论基础知识丰富和适应工作环境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利用城市及村镇拆迁改造中产生的大量废砖垃圾作为骨料配制混凝土是环境保护的大势所需。碎砖骨料吸水性强,再生碎砖骨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需按单位附加水量与单位净用水量两部分考虑计算。通过试验,测试了4.75 mm~40 mm之间四个标准粒级在不同浸水时间的含水率,试配混凝土并分析了砂率及单位净用水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碎砖骨料48 h饱和吸水率为18.6%,浸水45 min的含水率为16.71%~17.28%,粒径小吸水则快;水灰比与骨料用量一定时,砂率小,单位净用水量大,流动性则大。据此,建立了再生碎砖骨料混凝土附加水量计算式;构建了最大粒径31.5 mm连续级配的再生碎砖骨料混凝土在不同的水灰比和骨料用量情况下,获得不同工作性能时的砂率与单位净用水量的参考值表。可供配合比设计确定单位用水量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节约填土材料和降低膨胀土对渠道的影响,将弱中膨胀性的膨润土掺加水泥进行改性,采用水泥改性后,膨胀土的膨胀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提高,抗剪强度等指标可以满足施工用土要求。测定了膨胀土的各项试验指标,采用不同水泥掺配比例的方法确定出水泥改性膨胀土的最佳用量,分析改性后膨胀土各项性能指标和施工方法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水泥改性弱中膨胀土的效果显著。施工中不同碎土方法差异性大,水泥应不碎土时加入拌和均匀度更佳,最佳含水率确定和碾压遍数同压实度关系,为弱中膨胀土研究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井眼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倾斜和各向异性、地层与钻具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井眼钻井过程中普遍会发生钻井方位角增加或减小的自然变化,即"方位漂移"。该区在定向井钻井时的方位漂移现象会直接影响定向中靶精度,并在后期扭方位作业过程中会带来转盘负荷、扭矩增大等钻井难题。据此,本文在分析该区钻井方位漂移成因的基础上,从钻具组合优化、造斜点选择、长稳斜段钻井要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实钻表明,应用上述对策后钻其定向钻井的方位漂移程度明显小,轨迹调整频率减少,中靶准确度得到提高,且缩短了钻井周期和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杜旭斌  朱显鸽 《当代化工》2021,50(7):1563-1566
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建设中,多采用掺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的方式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水化热速率过快、在内部形成热聚集导致混凝土膨胀产生应力过大而造成的混凝土开裂,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粉煤灰的掺入量对碾压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之间关系研究较少.取在基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的20%、30%、40%和60%用粉煤灰替代后形成对比测试体作为研究对象,先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替代掺量下强度同龄期关系,后利用试验分析不同龄期下各试验体冻融循环质量损失率.确定碾压混凝土强度同粉煤灰掺量之间关系受龄期影响.抗冻性同强度变化具有相关性,但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质量损失率变化强于强度变化,在工程中应考虑早期强度和粉煤灰掺量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