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影响林可霉素发酵液膜分离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对后序萃取工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膜分离工艺为:采用螺旋卷式膜组件,进料温度控制在30℃以下;超滤压力0.2 MPa、纳滤压力1.0 MPa;超滤膜面流速300 L/h,纳滤膜面流速90 L/h;超滤浓缩倍数 3.0,纳滤浓缩倍数3.0-4.0之间效果最好.林可霉素板框滤液经超滤、纳滤后再萃取,可使萃取级数由9级减少到4级,混合醇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3,林可霉素收率比原来提高8.9%.  相似文献   
2.
磁场对纳滤膜分离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将磁化水处理技术与膜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提出了磁场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假说;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及其结果分析,得出磁化对纳滤膜分离过程具有防垢、除垢的作用,进而可减缓纳滤膜的污染趋势,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几种测定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重点讨论了稳态双热流计法测定聚氨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原理、导热仪的结构、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并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聚氨酯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技术在聚氨酯生产和研发中的应用进展,涉及到结构表征、氢键作用、反应机理、分子间作用、过程跟踪、附件技术和定量分析7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应用膜分离技术改进林可霉素提炼工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混合醇萃取前,引入超滤-纳滤组合膜分离技术对板框过滤后的林可霉素发酵液进行提纯和浓缩的小试结果:碱化料液的膜分离效果优于未碱化料液;对不同材料(PES、PS、PA)和相对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和纳滤膜的筛选结果表明,PES-10和NF-270膜在膜通量和林可霉素收率、杂质去除等方面优于其他的膜,为最佳选择;超滤-纳滤后再进行萃取,不但混合醇的用量因料液体积减小而相应减少,并且萃取效率和产品收率都得到提高,当纳滤浓缩倍数为1.28时,一次萃取率和总收率分别比原来无超滤-纳滤时增加了4.3%和3.4%,所得萃取液的色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对测试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的硬件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探讨了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基于测量原理,对测量系统中的主要不确定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以聚氨酯垫片为例考察每个因素带来的影响,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提出了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