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氯化苄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随着其产量的提升,尾气吸收产生的副产物盐酸也大量增加。该盐酸中含有的部分甲苯会影响盐酸品质。介绍了氯化苄尾气生产盐酸的现状,着重探究了在工业上,采用大孔径树脂吸处理副产盐酸中甲苯的技术,这样即能得到合格的盐酸又能回收部分甲苯,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某大型数控铣镗床床身的性能,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该床身结构的设计变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在分析床身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质量和一阶固有频率为目标建立了床身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在Pm/E中实现床身结构三维模型的全参数化建模,应用主要目标法将多目标数学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数学模型,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转化后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计算结果有效地减轻了床身质量,提高了床身的一阶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3.
用电子金相图谱取代传统的金相图谱,具有容量大,便于检索和交流等诸多优点。本文介绍《光学金相》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某型号数控机床龙门镗铣床横梁结构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分析,并精确提取了横梁结合面的边界条件;然后对横梁进行参数优化,建立了以横梁的内部筋板和壁厚为优化设计变量,以结构质量以及一阶固频为状态变量,以结构最大变形为目标函数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计算,最终得到满足条件的设计变量。通过对横梁进行参数优化,提高了横梁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仿真训练模拟器中的操作结果评判是一项关键技术,其难点在于对操作逻辑关系的正确判断,采用智能化仿真控制对象和带有逻辑结构的有向图的搜索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添加Tb对双相NdFeB磁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纳米双相类合金能够发挥硬磁相高磁晶各向异性和软磁相高饱和磁化强度的优点而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类合金一般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快淬的手段将材料制作成非晶,再通过回火析出纳米晶粒的硬磁相和软磁相。两者的晶粒尺寸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现交换弹性耦合,在减小贵重稀土材料用量的前提下提高磁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快淬后的回火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采用SiemensNX软件的高级仿真功能,对3台筋板布置结构不同的机床床身进行了动静态性能分析。通过对3台机床床身的薄弱环节和动态性能的对比,得出了性能最优的筋板布置方案。借鉴另外2种床身的优点,进一步提出了圆筒形筋板结构布置方式的床身结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西钨工业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江西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引导民间投资,创新江西钨工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可用的生物数据在不断地迅速增长,仍有很多生物信息如蛋白质交互信息(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还未被发现,而这些潜在的或未知的信息对生物过程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对未知生物信息的挖掘和研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通过实验检测方法来发现这些信息是非常耗时耗力的,所以链接预测成为一种新的挖掘这些信息的指导方法。基于蛋白质交互网络并融合了基因表达数据信息,从拓扑和基因表达两个方面的信息来构建PPI权值网络,提出了一种在权值网络中基于相似度比较的链接预测的新方法来预测PPI网络中未知的交互信息。使用MIPS数据库评估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有很好的准确率和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磁控溅射和回火工艺制备了SmCo磁性薄膜.用能谱仪对不同工艺溅射的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 溅射态的薄膜为非晶态并具有软磁特征; 当回火温度位于400~ 450℃之间时, 薄膜的微观组织均匀细小, 且随着回火温度增加, 矫顽力增大, 并在450℃回火的样品中得到了最大的矫顽力.回火温度500℃后, 薄膜微观组织中晶粒出现了不均匀粗化, 矫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