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娟红 《居业》2021,(6):135-13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旧房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老旧小区当时建筑规模较小,功能不齐全,这些老建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急需完善.文章对甘肃省陇西县老旧小区改造,探索了新棚改政策下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甘肃省陇西县老旧小区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新棚改政策下的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根据这些问题,文章对新棚改政策下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UASB处理高盐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 L的UA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当进水的COD浓度为2 000~5 000 mg/L,容积负荷为2~5 kg COD/(m3.d)时,逐步提高NaCl浓度。当Cl-浓度从1 000 mg/L增加到5 000 mg/L时,COD去除率从大于90%降到85%左右,但稳定在83%以上。这证明厌氧微生物在Cl-浓度5 000 mg/L时,通过适当驯化,仍能稳定地在高去除率下运行,为高盐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前景,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纳米颗粒及活性中心易团聚失活的问题。将纳米粒子的活性中心限制在载体的孔道内,构建出新型纳米限域材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同时,凭借材料的纳米限域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水的氢键网络结构,并会影响反应中中间活性粒子的演化、传质速率、晶体的生长和成核阶段过程,以及提高局部空间内反应底物的浓度。本文系统梳理了纳米限域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纳米限域材料在吸附和高级氧化降解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纳米限域材料在环境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研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对类固醇雌激素(SEs)的去除效能,以苏北某村级污水站为研究对象,对一体化MBBR进行改造,分析改造前、后污水站进出水SEs浓度及去除率,探究影响SEs去除率的因素,并对尾水受纳水体SEs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出水COD、NH3-N、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98、1.92、12.18和0.22 mg/L,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基于此,检测进水雌酮(E1)、雌二醇(E2)和乙炔基雌二醇(EE2)的质量浓度分别在9.1~31.5、4.0~23.4、未检出~6.7 ng/L范围,SEs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生化段污泥浓度,及夏季的高温环境均有利于SEs去除;尾水受纳水体中E1生态风险最高,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施工总承包"交钥匙"工程管理是近二十年才出现的合同承包形式,以其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向两头扩展延伸而形成的业务和责任范围更广的建设模式,深得业主和承包商的青睐。本文详细介绍了施工总承包"交钥匙"管理的各项内容,可对今后采用施工总承包"交钥匙"管理模式的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催化技术愈发重要。催化剂催化性能与其活性位点息息相关,传统纳米催化剂因原子间堆叠导致有效活性位点不足。近年来,具有单位点、100%原子利用率及特殊电子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受到广泛关注,有望提高反应催化效率。总结了SACs的合成策略,梳理了其近年来在CO2还原、CH4部分氧化及有机物降解等环境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制膜废水。当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时,进水CODCr=10000mg·L-1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9~11kg·m-3.d-1,水力停留时间24h,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出水COD小于1500mg·L-1。通过本试验取得的良好试验效果,为利用厌氧技术处理制膜废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武  贺宇  李娟红  徐艳 《四川建材》2020,(4):130-131
虎门万科城市之光广场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将近15 m,大小基坑中间为(惠莞深城际铁路)城轨线,该建筑物基坑03#地块与2#地铁口通道口为一个基坑,05#地块基坑与3#地铁通道口及公共疏散口为一个基坑,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对基坑变形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就一体化同步施工技术在基坑施工设计工程中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沈武  贺宇  俞宏富  李娟红 《四川建材》2019,(10):140-141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场地工作面限制影响而采用单侧支模体系的工程日趋普遍。由于没有对拉穿墙螺杆来抵抗混凝土测压力,给施工带来困难,应用单侧支模体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本文就地下室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采用单侧支模施工方式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