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实践表明,通过这几个措施能相应提高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模拟烟气中三氧化硫(SO_3)浓度定量测试的方法。先使用异丙醇吸收SO_3,然后与含高氯酸钡溶液混合,再加入钍试剂,最后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此法得到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较高,进行定量测定时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可为类似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FLUENT软件时喷动床和喷动流化床这种严格轴对称的柱锥体进行数值模拟时,常见气相场的伪收敛或伪扩散,且出现流场不对称现象.从网格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采用非一致性网格并沿往体的轴向与锥体入口尺寸相当的区域进行网络加密的改进方法.基于这种网格改进,对喷动床和喷动流化床的气相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相应的试验装置上对模拟结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网格改进对柱锥体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内径100 mm的有机玻璃冷模装置上进行了加压喷动流化床试验.床料直径为1.6 mm、2.3 mm的小米.研究了压力、静止床高及流化风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动流化床的最小喷动速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幅度逐渐变小;静止床高增大,最小喷动速度增大,但床高的增加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弱.流化风风量增加导致最小喷动速度降低.根据试验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别得出了uf=0和uf>0(uf为流化风床内表观气速)时最小喷动速度的关联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920,关联式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基于CFD的三维非稳态的喷动流化床煤气化动力学模型,考察了温度对喷动流化床煤气化影响。此模型包含了以下子模型:气固流动模型,煤的挥发分析出模型,焦炭气化反应模型,气相间的均相反应模型。焦炭的非均相反应的速率由气体的扩散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共同控制,气体的均相反应可以作为二级反应来处理。试验结果和模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的结果表明了此CFD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煤气化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实践表明,通过这几个措施能相应提高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炉的气-固流动特性,采用三维欧拉多相流模型和颗粒动能理论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对一台直径100 mm的喷动流化床试验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喷动流化床不同工况下内部射流的发展、气-固流动特性、典型工况下气体速度分布、颗粒速度分布以及由于颗粒碰撞引起的颗粒相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当喷动风与总风的比例为50%时,流场有利于煤气化;气体曳力和颗粒碰撞对环形区颗粒特别是靠墙区颗粒的运动影响很大.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文献中的试验工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和文献中的测量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钙基脱硫剂增压喷动流化床煤气化炉的炉内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在热输入0.1 MW的加压喷动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煤部分气化过程中的炉内脱硫试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温度、压力、钙基脱硫剂粒径、钙硫摩尔比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加,脱硫效率均提高,但增长幅度减缓。随钙硫摩尔比的增加,脱硫效率提高,但当Ca/S(摩尔比)=2后,继续增大Ca/S,脱硫效率提高有限。脱硫剂粒径减小,脱硫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自编化学反应子模型,通过建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动力学模型,对某实验室规模的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蒸汽与生物质的质量比(mS/mB)、生物质粒径对产气组分、蒸汽分解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S/mB增大,H2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保持不变,而CO和CH4的体积分数先下降后几乎不变,蒸汽分解率下降;生物质粒径减小有利于气化过程,使CO和H2的体积分数明显上升;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基于欧拉多相流的动力学模型能对流化床中生物质的气化进行比较准确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处理造纸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长飞  郑凯  李乾军  张方 《中国造纸》2018,37(12):21-24
以二氧化钛纳米管(TN)、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H-TN-rGO)。用H-TN-rGO对预处理的造纸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讨论了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H-TN-rGO用量等因素对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从而得到适宜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pH值7. 89,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0 h,H-TN-rGO用量为0. 5 g/L时,废水的CODCr由355 mg/L降低到13. 6 mg/L,去除率达98. 8%。H-TN-rGO吸附模型适合Langmuir吸附模型,KL=0. 47 L/mg,q_m=112. 35 mg/g,R~2=0. 9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