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束鹿凹陷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连片和新钻井资料,制定了"井震结合、地震追踪、沉降中心、确定层序"的研究思路,运用钻井、测井、地震新技术新方法,将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精细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和15个准层序组,确定了泥灰岩、砾岩有利发育部位,明确了泥灰岩、砾岩储层在各层序中的空间配置关系,并对"源-储一体"型泥灰岩油气藏和"源-储共生"型砾岩油气藏2种致密油油气藏类型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油气勘探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3.
尕斯库勒油田上干柴沟组的网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中南区。本文以录井、测井及钻井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其沉积背景、岩石类型、沉积粒度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砂体展布;识别出网状河道、网状汊道、水下网状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网状河三角洲泥等几种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并分析每种微相的沉积特征;比较了网状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不同之处;建立了研究区网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河口坝、远砂坝等是本区的主要储集层。  相似文献   
4.
近年华北油田公司针对富油凹陷勘探程度高,预探目标发现和落实难度大与凹陷潜在资源仍较大的矛盾,深化地质前期研究过程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在具体研究中以油田内外科研课题为依托,注重多专业横向联合攻关,突出研究思路创新、尊重优先发现权,充分发挥校企专业技术特色,促进地质认识的升华.同时实施并行研究,发挥不同研究单位技术优势,以解决关键地质问题、落实圈闭为核心,充分暴露地质矛盾,有效避免了地质风险;进一步强化凹陷的整体研究,夯实地质研究基础;在井位组织把关上,突出勘探井位的三级审核,通过层层筛选,极大减少了复杂勘探区失利的风险.期间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从目标研究到组织管理不同层面的一体化有效井位研究和组织管理模式,提高了整体勘探成效,为华北油田高成熟勘探区的规模储量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实现华北油田分公司建设成地区性能源公司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型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和监控系统一般由多个厂商提供,相互兼容困难,难以进行统一维护与管理。遵循IEC 61400-25标准的信息模型、信息交换模型及对Web Services的映射方法,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风电场监控软件集成服务模型,讨论了基于该模型的多个异构风电机组与服务端互联互通的问题,给出了风电机组标准服务接口的定义方法和安全通信机制。通过对该模型的工程实现与应用分析,论证了所做工作对风电机组的统一监控和集成管理等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油藏是一种特殊的致密油气藏。基于束探1H井对泥灰岩-砾岩油藏勘探的突破,重新分析了该区泥灰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地层层序特征。进一步结合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束鹿凹陷泥灰岩的生油能力、储集性能、成藏机理、油藏特征重新进行评价,取得一些新的认识:1束鹿凹陷泥灰岩作为烃源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以Ⅱ1型为主)、转化率高、排烃能力强等特征,为优质烃源岩;2泥灰岩因构造应力发育一些构造缝,作为烃源岩(当中包含的有机质)发生降解排烃产生的有机质孔隙、有机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溶蚀孔隙、降解排烃中产生的异常压力缝等孔洞(缝)形成了泥灰岩的孔喉系统并充当了烃类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所以泥灰岩具有储集性能;3包裹在泥灰岩中的砾岩存在欠压实作用,储集空间相对好于泥灰岩,砾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贴粒缝、构造缝等孔缝。因此,泥灰岩是一种源-储一体的、特殊的“自生自储”连续致密油藏,而夹杂在泥灰岩中的碳酸盐岩质砾岩为源-储共生的岩性致密油藏。2种油藏类型均具有特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同时,利用成因法(氯仿沥青“A”法)探索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资源量,对烃源岩总生油量的分配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束鹿凹陷致密油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较大,并给出束鹿凹陷砾岩-泥灰岩的勘探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认为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是主要烃源岩层系,以生油为主.华北油田的勘探实践发现中深层砾岩—泥灰岩致密储层具有较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这为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寻找天然气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方向.研究发现,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发育有砾岩、泥灰岩和(灰质)泥岩等多种岩性,均具有生烃能力,其中纹层状泥灰岩生烃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隐蔽型潜山油气藏是今后发现规模储量的重要勘探方向.以成藏理论新认识为指导,以先进适用勘探技术为支撑,形成了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新思路.提出了以“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为核心的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方法,主要包括构建全凹陷整体三维地震数据平台、重建凹陷构造、沉积和储层等地质模型、油气资源分布量化表征重描、多领域油气成藏模式创建、多领域目标整体预探以及上产增储一体化实施等.该方法的提出,对深化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勘探,实现油气勘探持续规模增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致密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多年非常规油气勘探实践,结合陆相断陷盆地致密油藏特征,初步将中国陆相盆地致密油藏分为致密砂岩油藏和特殊岩性致密油藏。特殊岩性致密油藏包括泥灰岩型致密油藏、碳酸盐砾岩型致密油藏、凝灰岩型致密油藏等。与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相比,特殊岩性致密油藏储层成因特殊,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常规地球物理方法预测困难。通过对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砾岩致密油藏的解剖,建立了束鹿地区特殊岩性致密油藏的成藏模式。对于特殊岩性致密油藏的勘探,需要多因素综合分析,总结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建立适合探区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此指导后续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0.
风电场监控软件集成服务模型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大型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和监控系统一般由多个厂商提供,相互兼容困难,难以进行统一维护与管理。遵循IEC61400-25标准的信息模型、信息交换模型及对Web Services的映射方法,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风电场监控软件集成服务模型,讨论了基于该模型的多个异构风电机组与服务端互联互通的问题,给出了风电机组标准服务接口的定义方法和安全通信机制。通过对该模型的工程实现与应用分析,论证了所做工作对风电机组的统一监控和集成管理等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