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考察了4种不同膜丝长度(0.3、0.5、0.7和1.0 m)的柱式膜组件在不同曝气量下的临界通量.研究发现:膜组件的长度存在最优值,膜组件的临界通量同时受到膜丝长度和曝气强度两个方面的影响;当膜组件的膜丝长度为0.7 m时,临界通量最高;同时曝气强度越大,膜组件可以达到的临界通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电凝聚法处理含油乳化液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凝聚法处理乳化液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的浊度为4000NTU.CODcr为16000mg/L,油含量为8000mg/L时,经电凝聚处理后水的浊度、CODcr、油含量分别为15NTU、79mg/L、9mg/L.试验证明电凝聚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乳化液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凝聚法处理4000mg/L的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其CODCr为2198mg/L,色度为16000倍,研究了pH值、板间距、电流强度、处理时间等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值为8,板间距为15mm,电流强度为5A,加入2g/LNaCl条件下,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4.3%和90.5%  相似文献   
4.
微滤膜过滤阻力机理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滤膜过滤阻力机理及其通量的变化是该工艺应用推广需要解决的关键.以Langmuir理论和Darcy定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实了浓度极化阻力与凝胶层阻力是同一性质的阻力,并通过Langmuir关系式统一起来,推导了微滤膜过滤阻力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一体式膜过滤反应器过滤乳化油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膜过滤阻力模型拟合得很好(R2=0.9912),膜表面极化浓度与相对过滤压差成线性关系,比例系数为凝胶层浓度.基于Langmuir理论的微滤膜过滤阻力模型能真实反映凝胶层阻力的形成过程.用该模型得到的沉积平衡系数Φ反映了混合液的浓度、颗粒大小、温度和黏度等过滤特性,并把极限通量JVlim与混合液过滤特性联系起来,极限通量与过滤压差无关.  相似文献   
5.
曹占平  张景丽 《水处理技术》2008,34(2):60-62,66
在膜集成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调试中,研究了生物预处理中有机物浓度对反渗透膜污堵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进水COD100mg/L时,系统运行稳定,产水达到优质软化水指标;当反渗透膜进水COD为110~180mg/L时,产水仍达到优质软化水指标,但污堵严重,并且化学清洗无效.经分析认为膜的污染为有机物结垢,据此进行了厌氧茵去除反渗透膜有机物垢的试验.试验表明:接种厌氧茵105CFU/mL,温度保持在30℃,浸泡80h,可有效地去除有机垢的污染,膜的性能没有变化.用微生物清洗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膜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PAC对膜生物反应器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膜过滤阻力的影响,在相同的进水和运行条件下进行试验.对比了两组膜生物反应器(反应器1未投加粉末活性炭,反应器2投加粉末活性炭量为500 mg/L)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投加活性炭使反应器2的过滤周期延长1.5倍,改变了混合液颗粒粒径分布.大于膜孔径而<1μm颗粒物的含量是膜过滤阻力的主要污染因子,而混合液黏度则促进了凝胶层的形成.活性炭的加入有效地减少了混合液的黏度和微细颗粒的含量,从而改善了混合液的过滤特性.  相似文献   
7.
武鑫霞  曹占平  苏婷  李岚 《复合材料学报》2020,37(10):2636-2644
利用水热合成法,将金属Ce与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所需的反应前体混合,通过“一锅法”和“两步法”分别合成性能不同的Ce/MOF-5材料。采用SEM、XRD、BET等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方法合成的Ce/MOF-5形貌有较大差异,对氟吸附性能也不同。并测定了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对F?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一锅法”合成的Ce/MOF-5材料对F?的吸附在pH=7、吸附时间为60 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为109.6 mg·g?1,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Ce/改性天然沸石类芬顿催化剂并对孔雀石绿水溶液进行非均相降解研究,考察了其催化特性并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孔雀石绿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孔雀石绿降解特性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3.0g/t,,H2O2的投加量为67.0mg/L,初始pH=8.0,初始孔雀石绿溶液质量浓度为150mg/L,在此条件下,室温反应30min,孔雀石绿溶液脱色率可达97.3%.孔雀石绿溶液的降解速率常数为:k=2.12×106-3.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转移因子的生产效率,采用管式微滤+超滤装置代替透析袋的工序提取猪脾脏中的转移因子,研究分离膜工艺中猪脾脏均质液的稀释方法、冻融次数及膜清洗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脾脏均质液冻融3次,采用纯水1∶1(体积比)稀释,在过滤过程中不断添加纯水以降低操作温度并提高过滤效率.微滤和超滤操作约3 h完成,操作温度始终低于37℃,更适宜转移因子的生产,超滤透过液中多肽、核糖的含量也符合半成品的要求.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可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某集团印染废水处理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双膜系统(连续微滤 反渗透),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450~900 mg/L,BOD5为180~350 mg/L、SS为170~340 mg/L,其生化出水CODCr为74~110 mg/L,平均为90 mg/L,BOD5<20 mg/L,SS<10 mg/L,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双膜系统(连续微滤 反渗透)出水优于企业染整软水标准,可作为企业染整用水.处理过程不产生固废,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