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昌潍坳陷新生代剥蚀量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潍坳陷是胜利油田重要的外围勘探区域,确定其剥蚀量对研究其生烃史和油气成葳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对昌潍坳陷孔一末期构造运动和,沙河街构造运动造成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分析结果表明,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比镜质体反射率法准确性更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恢复地层剥蚀量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RMS随机建模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4+52储层开展了三维储层建模研究。根据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相模型;并利用70余口井的测井解释成果与岩心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正态变换、变差函数分析.在沉积相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研究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较好地再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为评价井的优化部署与随钻调整以及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储层模拟结果表明.RMS储层建模软件具有方便、实用、可信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沉积标志、砂体结构、测井响应及盆地底形等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具有地层厚度稳定、植物化石及动物遗迹化石发育、浅水沉积构造明显等特点;由于水体较浅,湖岸线迁移频繁且迁移范围大,在长82油层沉积期形成沿湖岸线分布的坨状砂体(滩坝砂),在长81油层沉积期分流河道砂体交汇连片,且向湖中心延伸较远;这些砂体为有利储集体,是勘探评价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物性、孔隙结构和声发射、岩心和测井分析和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滑塌形成的内-中扇较粗粒水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成岩早期碳酸盐矿物和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6砂岩评价为4类储层,其中Ⅰ、Ⅱ类储层在目前的工艺技术条件下为可动用储层,是增储上产的首选储层。  相似文献   
5.
五谷城地区延长组长6层为志靖-安塞三角洲体系,近年来该区的石油勘探、评价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分析、物性分析等化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长6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成岩作用方式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长6砂岩处于中成岩B期,确定6种对砂岩物性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岩相,其中黑云母强压实相及碳酸盐胶结相相控储层为致密层,绿泥石膜残余孔隙相和浊沸石胶结微溶相相控储层为一般储层,绿泥石薄膜残余孔-长石溶蚀相及浊沸石微溶-长石溶蚀相相控储层是研究区最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6.
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现象研究——以侯市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该套地层中存在启动压力现象。文中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启动压力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以侯市地区的具体井位为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侯市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现象,且初步确定该地区启动压力梯度为0.327MPa/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