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婧  文婕  江成发  杨文 《功能材料》2015,(1):1016-1021,1026
酚醛树脂是一种常用的活性炭碳源,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由于孔结构是影响活性炭性能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孔径调控是多孔炭制备过程的关键。常用的孔径调控方法有金属催化,添加造孔剂以及模板法。通过不同的造孔方法制备的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在环保、电化学、医药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综述了酚醛树脂基多孔炭的制备和常用的孔径调控方法以及近年来主要的应用,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宝钢厂区铁路运输采用智能进路加无人驾驶的方式进行,自动进路和厂区铁路信号联锁系统的紧密配合,实现厂区铁路的自动开放功能,为厂区铁路车辆无人驾驶打下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智能进路冲突处理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智能铁水运输系统是对工艺铁路铁水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成果,可应对钢铁行业铁水运量巨大、供需关系复杂的艰巨挑战。系统中的进路自动变更功能可以协助规避车辆在运输作业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进路冲突等不利因素,对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结合运输需求和工艺流程,针对进路自动变更功能提出了设计方案,分析了进路自动变更功能原理并介绍了其工作流程及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含油乳状液的破乳效率,降低破乳处理成本,减少破乳后处理对环境的破坏,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可控性强且具有多重优势的功能性材料在破乳领域引起关注。首先对磁性纳米粒子与非磁性纳米粒子在破乳中的机理进行了综述,为新型破乳剂的研发提供思路;其次分析并讨论了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最后结合原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指出目前纳米颗粒在破乳领域中的优点以及还存在的疑点与困难,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脊梁”,其碳减排效果将会影响我国发展全局。在“共抓大保护”背景下,利用广义迪式指数分解法考察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区2005—2016年碳排放演变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并采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模拟6种情景分别预测2017—2030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峰值及达峰时间,并指出了减排路径与策略。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地区碳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其贡献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强度和产出碳强度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促降作用微弱,技术进步是促进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中增长高减排模式是6种情景中实现减排目标的最优路径,在高减排模式下碳排放会提前达峰;若碳排放强度降速较慢,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则不能在2030年达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聚烯烃行业的飞速发展,聚烯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日用消耗品、汽车内饰及零部件、建筑装潢等领域.聚烯烃弹性体作为高端聚烯烃产品的典型代表,除了其自身的优良出众的性能,聚烯烃弹性体在树脂改性方面也用途广泛,可进一步提高树脂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等.因此,笔者综述了聚烯烃弹性体在共混改性、接枝改性以及发泡改性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婕  孙文晶  杨文 《功能材料》2013,(20):2954-2958
以芳烃萘作为参照物,研究了超大比表面积活性炭MSC-30对喹啉、吲哚和咔唑的吸附选择性。进一步采用3种不同的氧化改性方法对MSC-30活性炭进行了氧化改性,考察氧化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脱氮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及氧化改性样品选择性吸附脱氮。氧化改性后,活性炭对氮化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对氮化物的吸附量增加。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目标吸附质的前线轨道能量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证明,活性炭对于氮化物的吸附选择性高于对芳烃萘的选择性,这和吸附质的反应活泼顺序一致。氧化改性的活性炭,由于表面含氧基团增加,不利于吸附稳定的萘,而有利于吸附较活泼的吲哚和喹啉,尤其倾向于吸附碱性氮化物喹啉。在强氧化的活性炭样品MSC-N和MSC-NS上,喹啉的吸附量分别高达1.05和1.06mmol/g。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堵水调剖剂中,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别从泡沫、聚合物凝胶、乳液和超细水泥浆四个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并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体系中加入纳米材料后,可凭借其尺寸小、表面积大等物理化学特性,与堵水调剖剂发生界面吸附、插层、剥落等相互作用,使堵水剂的稳定性、强度和耐温耐盐性显著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堵水率和油田采收率。此外,从堵水剂研发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这方面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期对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活性炭(WV-B)为吸附剂,5种不同真油作为目标吸附油,考察其对5种真油中硫/氮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5种真油中,活性炭对真油Shale Oil的吸附脱氮效果最佳,吸氮量高达2.3 mmol-N.g■,对真油LCO3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最好,吸附脱硫量为0.8 mmol-S.g■。进一步考察WV-B吸附预处理对加氢脱硫(HDS)脱氮(HDN)的影响。经过吸附预处理,真油LCO3中氮含量从464.47 ppm下降至280.67 ppm,比未预处理时降低了40%,相应的硫含量比未预处理时降低了10%。此外,加氢处理后真油的最终硫含量从1 099 ppm下降至688 ppm,降低了37%。最终氮含量低于50 ppm,比未预处理时降低了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