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较为经济的水合硫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利用水热法在内胆为聚四氟乙烯的水热釜中制备氧化铝前驱体,然后将烘干后的前驱体进行高温煅烧,制得超细球形氧化铝粉体。重点探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微观形貌及粒度的影响,并对氧化铝粉体煅烧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形貌具有遗传性;在水热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 h时,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为2 h,得到了成球率99.9%、球平均粒径1.61μm、分散性好的球形氧化铝粉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中试装置,系统研究了氨法捕集燃煤电厂烟道气中氨水浓度、CO2的浓度和系统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对反应产品按照国标进行了氮元素定量检测和XRD定性分析,研究了氨水吸收CO2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本中试装置脱碳效率一般在84%以上,当氨水的质量浓度达到8%,燃煤电厂烟道气中CO2浓度为14.98%,反应温度为32℃时,脱碳效率可达93.2%,为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Dmol3程序对二苯二硫醚的结构和相关性质(键角键长、Mulliken电荷、振动强度、热力学性质、分子得失电子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性研究。通过Dmol3中的geometry optimization计算出各原子的电荷、振动频率等性质。计算结果明二苯二硫醚分子容易得到电子,并且两个硫原子可能是与其它物质亲电反应的作点。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方法有热解、液化、汽化等,生物质液化因反应条件温和而具有工业化的潜力。木屑和乙醇在高压反应釜内发生醇解反应,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醇解产物,考查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醇解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醇解产物成正比,并且温度对醇解产物影响很大,而醇解时间对醇解产物的影响并不大。在醇解产物中检测出百余种化合物,主要是苯酚类化合物和价值类化合物,同时还检测出甲氧基苯的化合物,这些都可以作为精细化学品所利用。  相似文献   
5.
绿色煤炭——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阐述了绿色化学生物技术在煤炭生物转化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生物技术与矿业技术相结合将为传统的矿业工程技术领域注入崭新活力,必将促进矿业技术获得新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木质素具有降解能力的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紫外辐射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具有较强褐煤降解能力的突变体,对义马原褐煤的降解率从31.84%提高到37.6%,硝酸处理义马褐煤的降解率从32.55%提高到51.62%。试验研究还应用了FTIR对煤微生物转化产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芳香聚合度和分子量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官能团含量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伊利石的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利石作为一种新的粘土矿物,已经在多个领域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在其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研究。本文介绍了伊利石的提纯加工方法,总结了开发利用状况,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徐敬尧  张明旭 《煤炭学报》2015,40(10):2472-2478
针对球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 spheroides) 对煤炭的降解转化作用,通过对该菌种及其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获得了高效的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菌株。在pH=7.2、温度28 ℃、转速150 r/min 的条件下进行紫外诱变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再生菌的培养和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试验;采用XRD,FTIR和MS对次烟煤及其降解转化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效果显著,且紫外诱变菌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再生菌遗传性状稳定。在紫外辐射时间为40 s和150 s时,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的致死率分别达到为95.5%和98.1%,其紫外诱变菌及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菌株其对淮南次烟煤的最大降解率从10.41%分别提高到14%和18%。测试分析显示降解转化产物的芳香聚合度和分子量有很大程度降低,官能团含量发生了变化,芳香类高聚物降解为低分子量类物质及其他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辛华  杨江鹏  徐敬尧  王静会  赵星  郭兵 《化工进展》2018,37(11):4444-4450
采用细乳液法结合超声分散技术制备出水性聚氨酯(WPU)、含氟水性聚氨酯(FPAPU)和KH570、羟基硅油协同改性的氟硅水性聚氨酯乳液(SiFPAPU)。通过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布(PSA)、接触角(CA)、表面能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拉伸试验表征了WPU、FPAPU、SiFPAPU复合乳液表面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协同组分加入,SiFPAPU乳液粒径降低为44.0nm,但粒径分布变宽;成膜后,水相和油相(CH2I2)接触角分别达到122.6°、92.5°,表面能降低为11.82mJ/m2,乳胶膜表面平整均一,断面出现明显分层。同时SiFPAPU热稳定性增强,拉伸强度较未改性聚氨酯提高126.1%。  相似文献   
10.
煤矿瓦斯防治主要采用通风、抽放等物理方法,该类方法仍不能完全满足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安全要求。预防煤矿瓦斯灾害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利用微生物降解煤层瓦斯,使治理瓦斯的关口前移,以期在根源上防治并解除瓦斯灾害。为此,对运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甲烷氧化菌的氧化机理和其关键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对应用甲烷氧化菌治理煤矿瓦斯危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