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茜素绿脱色菌S-3,经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初步鉴定为兼性厌氧型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研究了该菌株对茜素绿染料的最适脱色条件。结果表明:菌株脱色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2%、酵母浸粉0.5%、盐浓度0.6%、pH=6.5。采用最优培养基在35℃,静置培养48h后,对茜素绿含量为75mg/L的染液脱色率达92%,且染料废水COD去除率与脱色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
关于nZVI修复环境污染在工业废水、地下水等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较多,对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报道较少。梳理了nZVI常用的制备与改性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制备nZVI的优缺点;阐述了nZVI与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为还原、吸附和共沉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ZVI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报道,发现nZVI对土壤中铅、镉、汞、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本底菌群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强调了生物炭负载的纳米铁改性基碳材料是一种修复效果显著、环境友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材料;指出了纳米铁基材料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中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红曲霉菌种选育及固态发酵法生产Monacolin K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No.1为出发菌株,对该菌受制霉菌素影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经紫外线诱变筛选得到1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抗药性突变株AS.12,并对其产MonacolinK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摸索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物料厚度4cm,初始含水量50%,温度28℃,发酵12d,MonacolinK含量达2.186mg/g红曲干粉。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挥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为本科教育服务,就要首先从认识上重视它。这表现在培养计划中要对课外科技活动进行合理定位,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备项目。然后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构建适宜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提高课外科技活动中的理论知识水平含量。充分利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还需要通过其它实践环节的有效配合来实现,因为不同实践教学形式之间存在可观的相互借鉴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Disperse Red 3B染料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电催化-光化物化组合技术处理该类染料废水的优化条件。考察了电解温度、电解质NaCl浓度、流速、染液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且后续加入紫外光汞灯探究物化组合技术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30℃、C_(NaCl)=0.20g/L、V=65.46μl/min、pH=3的条件下,Disperse Red 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88%以上,继续光照30mins后,COD去除率可以提升3%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希瓦氏菌(Shewanellaoneidensis) MR-1为实验菌株,研究其对偶氮染料活性红3BS的脱色效果。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脱色效率的因素(电子供体浓度、电子穿梭体浓度,染料浓度,p 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电子供体(乳酸钠)浓度为15mM,电子穿梭体(蒽醌-2,6-磺酸钠)浓度为2μM,活性红3BS染料浓度为50mg/L,p H为7. 0。在最佳脱色条件下,外加电场对希瓦氏菌脱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电压1. 4v-1. 8v范围内,随着电压的增大,脱色率增加,且脱色24h时脱色率已达最大值,较未加电场而言,大大缩短了脱色时间。  相似文献   
7.
偶氮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等特点,是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研究采用电催化-光化组合物化技术,以活性黄染料为处理对象,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优化条件进行探究。在一定电压条件下,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电解质NaCl浓度、染液温度,以及染液流速对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处理后的废水继续进行紫外光汞灯光化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pH=4、C_(Nacl)=0.2g/L、T=20℃、V=65.46ul/min、t_(光化)=30mins的条件下,活性黄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95%,COD去除率达67%。  相似文献   
8.
D-核糖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db104)采用同源重组法构建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酶(tkt)缺失突变菌株B.sptn15-1的传代稳定性进行了检测,证明该工程菌在连续传代培养5代后仍具有92.9%的稳定性;并对该工程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使工程菌的D-核糖产量从31.70 g·L-1提高到37.44 g ·L-1,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9.
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其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9%、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  相似文献   
10.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活性橙脱色菌株S-3,经16S rRNA基因测序初步鉴定为Lactococcus garvieae,同时,研究了该菌株对活性橙的优化脱色条件。结果表明,菌株脱色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葡萄糖20.00g/L、酵母提取物0.50g/L、NaCl 0.10g/L、KH_2PO_4 2.00g/L、K_2HPO_4 2.00g/L、(NH_4)_2·SO_4 0.20g/L、脲0.50g/L、MgSO_4·7H_2O 0.20g/L;优化处理条件为30℃时,摇床转速40 r/min,脱色时间24h,浓度为100mg/L的活性橙染液的脱色率高达92%。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菌株对活性橙染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