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波固化环氧树脂/氨基二苯醚树脂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醚树脂(DPO)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耐高温树脂一氨基二苯醚树脂(ANDPO),用作双酚A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采用微波技术固化EP/ANDPO体系。通过FTIR定量研究了EP/ANDPO体系的反应程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并与热固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化显著提高了体系的固化速度和热性能。体系转化率为95%时,400W的微波只需10min即可完成固化,而热固化需要在150℃固化240min。微波固化产物的Tg、表观分解温度TA、温度指数Tzg分别为172.6℃、322℃和200℃。而热固化产品的Tg、TA、Tzg分别为163.5℃、306℃和189℃。两种固化方式所得产品的TA、Tzg均高于目前所用的芳香族胺类固化剂,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固化技术,制备了环氧树脂/聚氨酯梯度功能材料(EP/PU)FGM。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该梯度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机械性质进行了测定。该FGM厚11.2mm,PU和EP层分别为2mm,过渡部分每层约为1mm。沿梯度方向,弹性模量变化范围可从0.069GPa到3.2GPa,玻璃化转变从160℃到-54℃,拉伸强度沿梯度方向也呈现渐变,从4.65MPa到64.8MPa。  相似文献   
3.
杨小秋  张远方 《广东化工》2014,(12):211-212
现代分析仪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引入高校公共选修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本课程将现代仪器分析与当今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几个简单易操作的食品分析方面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几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结构以及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且对几种典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家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做了归纳总结,让学生在食品消费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4.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O2,用偶联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SiO2的平均粒径为60 nm.将改性后的稻壳SiO2与环氧树脂(EP)复合,考察稻壳SiO2含量为1%、3%、5%、10%时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水率和弯曲性能,并探讨偶联剂KH550的用量、材料的孔隙率对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SiO2/EP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先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当SiO2质量含量为10%时开始下降.温度和材料中孔隙含量增加使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加,而KH550用量增加能降低吸水率.此外不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优于纯EP树脂,相同SiO2含量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提高幅度依赖于偶联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张远方 《广东化工》2015,42(6):26-28
利用热重分析仪将三种不同配方的阻燃剂处理的三种不同材质的纺织品分别进行热重分析测试。通过TG曲线和DTG曲线分析,选取了阻燃效果较好的棉质样品A3、涤纶样品B3和棉涤混纺样品C2,以五个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样品进行热重分析测试。采用Kissinger法求出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和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搭建一套磁流变液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用该测试系统对所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利用LabVIEW编写数据采集平台对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磁流变液阻尼器在不同温度下施加不同电流时的阻尼力特性,并初步探讨磁流变液的黏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磁流变液阻尼器输出阻尼力在20~40℃之间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尼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乙基次膦酸铝(Al(MEP))作为环氧树脂(EP)的阻燃剂, 制备了Al(MEP)/EP复合材料, 利用垂直燃烧和氧指数法研究了Al(MEP)/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探讨了不同组成的Al(MEP)/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 采用红外光谱(FTIR) 、 TGA 、 DSC、 SEM分别对样品的结构、 热稳定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Al(MEP)的质量分数为15%时, Al(MEP)/E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LOI)即可达到32.5%, 垂直燃烧达到UL 94 V-0级。此外, 各种组成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 热稳定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张远方  刘学清 《广东化工》2012,39(15):85-87
以甲基亚磷酸二甲脂合成了羟基封端的含磷低聚醚,并用邻苯二甲酸酐吡啶法测定了羟值,磷钼蓝法测定了磷含量,凝胶色谱法对其分子最进行了测定,采用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此制备了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含磷的低聚醚能够有效提高聚氯酯泡沫的阻燃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水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 ℃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O2。经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的SiO2为无定形态,尺寸在30~50 nm之间。将改性后的稻壳SiO2与环氧树脂复合,利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纳米复合材料在N2气氛中的热性能,并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稻壳SiO2的加入能有效增加环氧树脂/稻壳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Ti)、分解速率最大时的温度(Tmax)以及失重50 %的分解温度(T50 %)均高于纯环氧树脂,并随稻壳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环氧树脂/稻壳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相同时,KH550改性的复合材料的Ti、Tmax和T50 %均比未经过KH550改性的高。随KH550用量增加,复合材料T50 %向高温方向移动。此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也高于纯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辐照二氯乙酸甲酯制备乙醛酸,研究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对乙醛酸产率的影响,并与常规热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所得乙醛酸的产率与常规加热法相近,但反应速率显著提高。当乙醛酸产率达到68%左右,常规热反应需要48h,利用400W微波辐照8h就可完成。在相同反应时间下,乙醛酸的产率随微波功率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