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pH值对光合细菌利用乙酸(钠)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考察了pH值对光合细菌利用乙酸(钠)产氢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利用乙酸(钠)产氢的最佳pH值为6.80;在最佳pH值下,乙酸(钠)的降解率为99.3%,氢气的转化率为0.91 mol H2/mol 乙酸,最大比产氢速度为34.6 mL/(g-VSS·d),能量转化率为22.8%.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出石墨烯/金纳米(g/AuNPs)复合材料,并将核酸适体固定其表面上,用于凝血酶的检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g/AuNPs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详细考察,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核酸适体在g/AuNPs自组装膜上固定前后的元素组成进行测试。同时对核酸适体固定前后g/AuNPs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性能变化进行了测试。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对g/AuNPs自组装、核酸适体固定和凝血酶检测过程中的g/AuNPs复合材料薄膜质量变化进行在位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简单易行的自组装法所制备出的g/AuNPs复合材料有望使用在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等离子聚合法所合成的聚对二甲苯(ppPX)薄膜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考察了ppPX作为铜在Si-SiLK基体上阻隔层的应用可能性.在特定辉光射频条件下,ppPX膜表面的苯环能够保留。加热退火后,铜向裸Si-SiLK和向经ppPX接枝修饰的Si-SiLK基体的扩散程度存在差异。经由Ar和N_2载气所承载的对二甲苯单体所聚合得到的ppPX,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后者能改善铜和聚合物膜间的粘附力。因此,在Si-SiLK基底表面制备ppPX膜,可提高铜在基体上的粘附强度,又能阻隔铜向内基体内扩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拟用于SPR生物传感器的聚吡咯衍生物的制备工艺.以丙烯酰氯和吡咯钾盐合成丙烯酰吡咯,然后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为聚丙烯酰吡咯(PAP);将PAP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然后将其旋涂到金膜上形成涂膜表面;最后涂膜表面与吡咯在三氯化铁溶液中进行化学法聚合,形成聚合吡咯层.结果表明.聚合膜的厚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变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观国内外对石墨烯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液相化学还原法以其简单、高效而多为研究者所采用.在生物传感器应用方面,石墨烯基/金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检测重金属离子和目标蛋白质等.如何大规模制备结构、厚度和尺寸可控的高质量石墨烯,有效地控制纳米粒子尺寸从而提高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片上分散均匀性,以及拓展石墨烯基/金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软化学方法制备出CaSnO3立方晶体,接着将其放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积淀仪(PECVD)进行吡咯气体辉光放电,使等离子体聚吡咯(PPy)沉积在CaSnO3表面上,获得PPy/CaSnO3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aSnO3改性前后的晶格结构和几...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出GO与导电聚苯胺(PANI)复合层状纳米材料。采用旋涂法将GO–PANI复合材料旋涂在自组装有十八烷三甲氧基硅烷的硅片上,对核糖核酸(DNA)在复合材料表面上的固定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NA能够很好地固定在GO–PANI复合材料表面上,对将来开发出易于制备的电化学性能优良的DNA芯片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石墨烯/金纳米/聚吡咯(G/AuNPs/PPy)纳米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进行DNA的固定及杂交.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DNA固定及杂交前后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和质量的变化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方法测试,结果表明,G/AuNPs/PPy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G/AuNPs二元材料,且DNA在复合材料表面的固定量可达307 ng,同时能检测到357 ng完全匹配靶向DNA.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锰(MnO2)作为超级电容材料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改善其充放电性能,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噻吩/纳米MnO2 (PTh/MnO2)复合材料,对纳米MnO2进行性能改性。通过改变聚噻吩在PTh/MnO2复合材料中的掺杂量,制备出一系列的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IIR)、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Th/MnO2复合材料的化学性能、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详细考察。接着采用CT001A型电池测试系统对以PTh/MnO2复合材料做负极所制得的密封扣式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nO2和聚噻吩在不同的PTh/MnO2复合材料中形貌各异。当聚噻吩含量为8wt%~10wt%时,MnO2在PTh/MnO2复合材料中分布最为均匀;当聚噻吩含量较高时,MnO2的形貌受到严重影响,其原来的管状结构接近消失。聚噻吩含量的不同,同样也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当聚噻吩的含量为20wt%时,在循环20次后,电池的平衡容量为最高,可达700 mAh/g。这明显高于以纳米MnO2为负极时的电池容量。由此可见,聚噻吩对纳米MnO2的充放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该研究为PTh/MnO2复合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使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