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水盆地1958年开始油气勘探以来,发现了宝月、竹山岗两个小油气田,根据油气勘探及研究程度预测其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为52.3×104 t和6513.5×104 m3。迄今为止,该区通过断断续续开发生产采出的油气数量尚不足其油气储量的10%,因此,三水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尚有一定的潜力。通过全面分析该区油气地质条件,指出中下始新统布心组二段生油、布心组三段下部储油、布心组三段上部及上始新统西布组中下部为盖层所构成的生储盖组合为盆地最理想的油气成藏组合类型,其有利油气勘探方向依次为古近系油气勘探领域、"新生古储"的古潜山勘探领域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煤成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具有3个经油气勘探证实的含油气系统,分别是惠西、惠东、惠中北含油气系统。惠西与惠东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而惠中北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下渐新统恩平组煤系。惠陆油区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存在2种类型即: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与三角洲砂岩及生物礁外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前者油气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半地堑洼陷内生烃灶充足的烃源供给、优质储盖组合及圈闭的良好配置。这种油气藏分布于半地堑洼陷之内,具有自生自储近源运聚成藏特征,由于此类油藏埋深较深,深部储层物性优劣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后者油气运聚成藏主控因素,则主要取决于富生烃洼陷及其附近的油源断裂和输导砂体及不整合面组成的复合运聚疏导体系与浅层不同类型有效圈闭的连通配置和相互衔接耦合。  相似文献   
3.
张景茹 《北京皮革》2001,(24):47-4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生产绵羊皮鞋面革过程中,关于浸水,浸灰、脱脂、鞣制、复鞣、整饰等方面的技术关键,并介绍了生产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决拉曼激光器的非线性光学损耗严重以及输出效率偏低的问题,利用受激拉曼散射(SRS)的非线性频移机制,以Si元素作为拉曼激光器的增益介质设计了激光器的结构.根据硅元素波导理论,在拉曼激光器的波导结构中设计了一个反向偏置电压的p-i-n二极管,通过控制调节该反向电压值降低有效载流子寿命,从而降低由双光子吸收(TPA)...  相似文献   
6.
啁啾光栅解调的准分布式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光纤Bragg光栅(FBG)的应用范围.提出一种线性啁啾光栅(CFBG)解调的准分布式FBG传感系统.利用波导理论分析了CFBG特性;利用传输矩阵法推导了CFBG反射谱模型及波长与相位延迟的关系,并给出了相位延迟曲线.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应变测量范围为0~2000 με,温度测最范围为0~80℃;相位变化与被...  相似文献   
7.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及沉积特征、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运移输导系统、油气形成与圈闭配置关系及油气运聚成藏组合模式等方面,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不同含油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圈定了北部浅水区含油气系统、中央坳陷带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及南部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并进一步划分出13个亚含油气系统。由于不同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均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重点剖析了含油气系统中生烃子系统、油气运移输导子系统及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构成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生烃子系统主要由始新统中深湖相及渐新统煤系烃源岩之生烃灶所构成;油气输导子系统则主要由断裂及裂隙和连续性砂体、不整合、泥底辟、气烟囱等输导体系所构成,控制和制约了油气运聚的主要优势富集区;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以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式为主,通过输导体系近源或远距离运聚,在圈闭及储盖组合条件极佳的优势区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硫酸软骨素(CS)测定方法,研究天青Ⅰ染色剂直接测定CS含量的分光光度法,二者能特异性结合成蓝紫色复合物,该复合物在特定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通过测定吸光度值可测CS含量。结果天青Ⅰ-CS复合物在波长547 nm处有最大光吸收,且在10 mg/L~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y=0.040 4x+0.248 3,R2=0.993 7;该测定方法在5 h内稳定性、重现性测定结果P>0.05,说明数据可靠,加样平均回收率达94.34%,是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研究合浦盆地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源母质类型和成熟度等生烃条件,以及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油气运移和保存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认为合浦盆地具有形成低熟油气/生物气的有利地质条件,是华南陆块西南缘上具有一定油气勘探远景的沉积盆地。合浦盆地未来油气勘探方向及重点勘探领域,应围绕低熟烃源供给区,主要勘探寻找低熟油气及浅层生物气资源,争取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不同工艺制得玫瑰精油香气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玫瑰精油共有56种成分,以高级醇类和酯类为主,其中酯类相对质量分数是3种方法中最高的,为13%,特征清香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为4.568%,总体上香气甜而饱满,拥有厚重优雅的底香,油脂味很淡,清香气息相对突出;水蒸气蒸馏工艺玫瑰精油含有60种成分,以高级醇类为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高达74.492%,主体香气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最高,为72.057%,但苯乙醇的相对质量分数却只有0.711%,气息虽然香甜,但略显单薄,缺少蜜样香气;溶剂萃取玫瑰精油含有48种成分,以高级醇类和酯类为主要成分,烷酮类的相对质量分数较高,达到4.257%,所以油脂味较重,清香气息不突出,天然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