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通过在玻璃基底上预先制备一层介孔TiO_2膜作为过渡层用于制备完整的Cu_3(BTC)_2(BTC:1,3,5-苯三甲酸)连续膜。场发射(FESEM)图像显示由此制得的Cu_3(BTC)_2膜在TiO_2/玻璃基底上是致密且连续,膜厚度为200 nm左右。相比之下,Cu_3(BTC)_2晶粒在空白玻璃基底上较难成核并生长,不能形成连续膜,而在无孔TiO_2/玻璃基底上,Cu_3(BTC)_2晶粒与在介孔TiO_2/玻璃基底上一样能够形成典型的八面体Cu_3(BTC)_2但不能形成连续膜。由于介孔TiO_2膜过渡层的存在,Cu_3(BTC)_2晶粒可以与基底结合紧密,经30 min超声波测试后,在介孔TiO_2/玻璃基底上的Cu_3(BTC)_2膜仍然能保持连续且完整形貌,而在空白玻璃基底上的Cu_3(BTC)_2晶粒完全脱落。推断介孔TiO_2的表面性质有利于Cu_3(BTC)_2晶粒的成核,而介孔TiO_2膜的多孔结构可以促进Cu_3(BTC)_2晶粒形成连续的薄膜:介孔TiO_2膜过渡层在Cu_3(BTC)_2膜与玻璃基底间扮演了类似桥梁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选用不同种类的室温型离子液体(RTILs)与胆碱脯氨酸离子液体进行混合分别制得[Choline][Pro]/[EMIm][N(CN)2]、[Choline][Pro]/[bmim][PF6]以及[Choline][Pro]/[HMIm][NTf2]混合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离子液体支撑液膜(SILMs)。考察操作温度、操作压差、RTILs种类和含量对SILMs分离CO2/N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胆碱脯氨酸/RTILs系列SILMs的CO2通量在343.3~1936.9 barrer之间变化并且CO2/N2选择性为10.3~34.8。对CO2膜过程内在机制探索表明随着[HMIm][NTf2]离子液体在混合离子液体中比例的增加,总阻力1/Km会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实验现象中随着[HMIm][NTf2]离子液体在混合离子液体中比例的增加CO2先升高后降低相符。  相似文献   
3.
采用MOF材料作模板,通过在Cu-BTC材料表面预先负载贵金属Au再热解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正八面体结构的新型多孔Au/CuxO负载型催化剂。通过降低热解环境中的O2浓度,调节氧化时间,实现了Au/Cu-BTC氧化产物组分的调节,分别制得了Au/Cu2O、Au/Cu2O-CuO、Au/CuO复合催化材料。将其用于CO催化氧化,发现所有Au/CuxO催化剂都表现出比Cu-BTC和Au/Cu-BTC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中由于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Cu2O含量以及更好的Au的分散性,Au/Cu2O的CO氧化活性最佳,180℃即能实现CO的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层沉积法,引入简单易控的热处理方式在玻璃基底表面制备出高结晶度且致密无裂缝的Cu3(BTC)2膜,并详细探讨热处理温度、组装时间和组装溶剂对Cu3(BTC)2成膜的影响。FESEM分析结果显示:膜层的厚度仅为200 nm;热处理有利于获得完整的晶体结构,且高温下膜层不会产生裂纹;组装时间为5 min或10 min,Cu3(BTC)2 颗粒尺寸小且均一。然而,当组装时间延长至20 min,尺寸变得不均一,膜层表面变粗糙;通过改变组装溶剂环境,可以制备出不同维数的晶体膜。  相似文献   
5.
CO2/CH4分离能耗高是生物甲烷过程核心难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异的CO2吸附分离性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CO2分离捕集材料,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沼气的特点和MOFs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OFs材料在CO2/CH4吸附分离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配体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含量制备了不同氨基含量的NH2-MIL-53(Al),考察了氨基含量,氨基功能化方法和氨基种类对NH2-MIL-53(Al)的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IR)发现在3500~3900 cm?1处存在—NH2基的伸缩振动带,氨基修饰成功。低压下,NH2-MIL-53(Al)的CO2吸附容量随氨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当氨基含量100%时,其CO2吸附性能优于直接合成的NH2-MIL-53(Al)。合成前修饰比合成后修饰,更有利于提高CO2吸附容量。采用乙醇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N,N′-二亚乙基三胺进行后氨基功能化都不能提高MIL-53的CO2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配体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含量制备了不同氨基含量的NH2-MIL-53(Al),考察了氨基含量,氨基功能化方法和氨基种类对NH2-MIL-53(Al)的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IR)发现在3500~3900 cm-1处存在-NH2基的伸缩振动带,氨基修饰成功。低压下,NH2-MIL-53(Al)的CO2吸附容量随氨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当氨基含量100%时,其CO2吸附性能优于直接合成的NH2-MIL-53(Al)。合成前修饰比合成后修饰,更有利于提高CO2吸附容量。采用乙醇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N,N'-二亚乙基三胺进行后氨基功能化都不能提高MIL-53的CO2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CO2/CH4分离能耗高是生物甲烷过程核心难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异的CO2吸附分离性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CO2分离捕集材料,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沼气的特点和MOFs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OFs材料在CO2/CH4吸附分离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