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量子力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原子实模型(RECP),应用Gaussian09程序对钚与氢气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得到了钚与氢气的详细微观反应机理:Pu+H2→FC→TS→PuH2,优化了沿反应路径的特殊结构(能量极小点及过渡态),并通过能量分析画出了势能剖面图。基于优化的几何结构,通过多种拓扑分析方法分析了反应路径中所有特殊结构的电子密度相关性质,如自旋密度分析、Mulliken自旋布居分析、电子定域泛函理论分析,得到了电子密度在反应过程中的详细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行业迫切需要适应并能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及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本文从新工科的理念入手,针对许多高校存在的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三者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实现同频共振、合力育人的现状,从大思想教育体系的专业培养角度出发探索我校三位一体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更好地建设新工科化工专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围绕化学化工专业,形成了"五层次、五平台、五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确立"立足教学、教研融合、面向工程、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云资源库建设,实现教学资源与仿真实验的开放与共享,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设计、技术开发、集成创新等工程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应用型等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着资源不足、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偏弱、质量跟踪监控难等教学问题。我校化工专业经过5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中,提炼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应用型卓越化工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共建实践基地,提升化工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共推就业实现合作共赢;建设共享型实验资源,突出化工专业特色"的教学成果,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我校化工专业获批2018年国家新工科建设立项,标志着其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洗涤用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探讨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制得了产品质量合格、使用效果良好的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