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以及国内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现有土壤固化剂分成四类,分析各类土壤固化剂的优缺点。总结现有的土壤固化机理.并对土壤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四点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PAMCATS固化剂是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及清华大学等自主研制的新型聚合物土壤固化剂,它除了具有普通固化剂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所以适合寒区无砂石或少砂石地区应用。应用全系列实验研究该种固化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用正交实验对固化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并提出适合于寒区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方酸菁染料的核磁、可见、荧光光谱.通过二维核磁共振谱和13CNMR确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构型.测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及其发射的荧光量子产率.发现它具有微弱的正向溶致变色特性,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得出整个分子处于平面结构并形成一个长的共轭体系,其激发态和基态的结构相近的结论.同时,讨论了结构对分子电荷分布及相应荧光光谱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gBr晶体和菁染料为对象,对AgBr晶体的光电流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AgBr晶体经其本征吸收波长的光辐照后,可产生新的诱导吸收带。用诱导吸收带波长范围内的光辐照AgBr晶体,在非本征吸收区可测量到自敏化光电流。若染料吸附在AgBr晶体片上,则其敏化光电流将叠加在自敏化光电流上。增感染料对AgBr晶体的阳极和阴极光电导均有不同程度的敏化作用。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染料增(减)感性能的判据S_D,比现有的一些判据更具有综合性。利用S_D—λ曲线可以较直观地对染料的增(减)感性能做出预测。本文利用S_D判据对一些实用增感染料及其组合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双光子吸收光致变色三维光存储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双光子吸收光致变色光存储的存储原理,利用单光束双光子吸收三维光存储和反射式荧光共焦扫描读出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写入激光功率、曝光时间和存储深度不同时双光子吸收光致变色三维光信息存储特性(读出信号强度和存储点尺寸)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读出信号强度主要取决于写入时的激光功率和曝光时间。读出信号强度在激光功率较低时与写入激光功率的平方成正比,而当写入激光功率大于一定值时,读出信号强度达到了饱和。读出信号强度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也明显地呈现出饱和效应。此外,读出信号强度随着存储深度的增加明显地减弱了。存储点尺寸随着写入激光功率的增大、曝光时间的增长也迅速增大。较高的写入激光功率和较短的曝光时间有利于信息的高速存储。  相似文献   
6.
直链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2个直链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关系模型。一个是直链聚合物的基团均值法描述的结构参数与其12种性质间定量关系的模型(模型1A);一个是直链聚合物的连接性指数描述的结构参数与其12种性质间定量关系的模型(模型2A)。讨论了2个模型的参数设置,而2个模型给出的聚合物的12种性质的拟合误差(拟合值与实验值间的标准偏差)分别是:V(298K)为18.9(模型1A)/40.5(模型2A)cc/mole,Ecoh为8.019/11.122KJ/mole,δ为0.74/2.17(J/cc)^0.5,Fd为228/235J0.5cm^1.5/mole,Tg为27/52K,Ps为25/37(cc/mole)(dyn/cm)^1/4,n为0.0140/0.5191,ζ为7.45/5.3610^-6cc/mole,UR为727/593cm^10/3(sec^1/3mole),UH为568/674cm^10/3(sec^1/3mole),Hμsum为649/719gJ^1/3mole^4/3,Yd,1/2为10.6/10.5K*kg/mole。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直链聚合物性质的预测,而人工神经网络确实是聚合物结构性质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有利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现了醛基二芳烯BMFTP的溶剂变色效应:1)在醇类溶剂中,醛基二芳烯分子闭环态吸收波长将会发生显著红移;2)在不同溶剂中,醛基二芳烯闭环态吸收波长不同。固态二芳烯分子在饱和了溶剂的蒸汽中也有类似现象。我们提出了可能的机理和解释并为此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由此提出无损读出方案:用醛基二芳烯在两种不同溶剂中形成不同颜色的溶液,分别用以表示0和1。适当组合这种溶液以记录数字化信息。在读出的过程中,醛基二芳烯向开环态变化,信息慢慢地隐藏。当用紫外光重新发色后,信息又可准确无误地显示出来:在读出的过程中,信息保持完好,实现无损读出。  相似文献   
8.
酞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其分子结构,而且与酞菁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酞菁化合物在空间的排列状态,就有望在超分子的层次控制酞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我们设计了三类含有光致变色单元修饰的酞菁化合物。利用紫外光和可见交替照射下光致变色单元光异构过程中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的改变,实现了对酞菁自组装行为的有效光控。我们用Z-扫描的方法考察了光照前后这些酞菁光控自组装体系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改变。发现:这些材料不仅开关效应显著,且在“开”和“关”的状态下,都具有大的二阶分子超极化率(〉10^-30esu),在未来光电子和光子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是人类科学技术原理和重大发明的启蒙之师。夏夜里,萤火虫在夜空中飞翔时,发出美丽绿蓝色萤光;海洋中的甲藻、海萤及发光水母等也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这些自然发光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从而形成了化学中的一个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0.
具有良好光致变色性质的双二芳烯DDTE-1、DDTE-2和DDTE-3分子在紫外光下的光异构化会引起有效的分子内能量传递,使它们的荧光被淬灭从而构成高效的光控荧光开关。荧光开关的工作效率和响应水平取决于其闭环态二芳烯(DTE)单元和发荧光的桥基之间能量的匹配程度,而激发态桥基的能量被其上的取代基所调制。基于双二芳烯C—O异构体的特殊性质,讨论了分子内能量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