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分析了从原料选配到络筒等工序生产过程中棉结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要减少成纱棉结,必须合理配棉,适度打击,加强梳理和去杂,整顿好机械状态,优选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清洁和温湿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战略"是企业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而"规划"是保障战略落地实施的基础.从国有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看,采用一套合适的管理方式,科学制定战略并且不折不扣执行,是战略管理过程中最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战略规划",企业通过制定和执行中长期战略规划来实施总体战略的管理方式称之为"战略规...  相似文献   
3.
王占和  张军贤 《纯碱工业》2002,(1):33-34,41
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吉碱分公司(原吉兰泰碱厂)是90年代初新建的氨碱法纯碱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现实际生产能力为28万吨/年.原设计生产设备和管道及阀门采用了传统的铸铁、碳钢及不锈钢材料.在几年的生产运行当中,存在不耐腐蚀、不耐冲刷等现象,并且对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玛纳斯县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特(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和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为试材,分析了多主蔓扇形距离地面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的花色素苷、单宁和总酚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中多酚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2)赤霞珠与梅鹿特干红葡萄酒中的总花色素含量均随果实结果部位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3)供试四个品种葡萄酒中总酚与单宁含量均随果实结果部位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结论:为了保证树体不同结果部位葡萄酒的质量,建议在酿酒葡萄的栽培中采用结果部位等高的整形方式,并适当提高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提出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企校联动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趣味学习—综合训练—实战操作)的“一体双环三层”教学模式。通过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融合、院校教师与企业导师融合、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融合几方面进行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研发出一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联合热水控制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PLC控制技术、触摸屏管理技术和串口通信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人机界面的交互,具有智能可视化、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经济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城市小区热水站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军贤  王清标 《矿产勘查》2020,11(6):1303-1307
因深基坑失稳造成的工程事故严重威胁着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工期的长短。通过FLAC_3D对深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检测结果,得到地表沉降最大点沉降量最大点距基坑边缘11. 2 m,最大沉降量为18. 9 mm,基坑边界无穷远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在靠近围护桩底端出现受力反弯点,基坑开挖4. 5 m后支护侧向变形量达到最大,且最大变形为24. 9 mm。  相似文献   
8.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及非花色苷酚的种类和含量,获得如下结果:(1)避雨栽培降低了赤霞珠葡萄酒总酸、总酚和单宁含量,但差异不显著。(2)避雨栽培对一些单体非花色苷酚类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黄烷醇类总量,但对黄酮醇和类黄酮酚总量无显著影响;极显著降低了苯甲酸、芪类和非类黄酮酚,增加了肉桂酸类含量。(3)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种类无影响,降低了非花色苷酚类总量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赤霞珠葡萄转色期采取避雨措施,对干红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全球已开展的煤炭地下气化(UCG)矿场试验绝大多数都是在浅煤层进行的,受环境保护因素的制约很大;而中深煤层UCG项目环保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好于浅煤层,但选址因素却更加复杂、地下工程难度更大。为了实现我国中深层UCG技术的商业化,在调研国内外UCG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UCG技术商业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析了中深层UCG项目商业化的路径。现有的问题包括:①浅煤层气化存在着较大的环保风险;②中深煤层气化工程难度较大;③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UCG项目投资的经济性较差;④选址和系统配套等条件对于UCG项目的竞争力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投资经济性的角度来考虑,中深层UCG项目单个地下气化单元(UGU)设计需要实现较高的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同时也需要较长的气化通道来控制大量的煤炭资源,还要解决好气化通道堵塞和破坏失效等问题;②中深层UCG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项目,项目选址不仅要考虑地下条件因素,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产品市场和公用工程系统配套等条件。结论认为,我国可以优先考虑在新疆准东、哈密、三塘湖,内蒙古鄂尔多斯、二连、海拉尔等煤炭资源条件优越的油气产区建设UCG试验基地、部署先导试验和商业项目。这样做能够发挥与油气产业链的协同效益,或将是推动中深层UCG技术研发试验和商业化的最佳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天然气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天然气储采比逐渐下降,需要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重视这一趋势。世界不同地区储采比水平及演变特点差异很大。美国在天然气快速发展期储采比明显下降,之后长期以10左右的低储采比有效保障天然气供给,其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作业能力、公司经营等方面的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考虑到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资源品位及开发特点,天然气储采比目标在20左右比较合理。建议国家出台鼓励发展核心技术、支持低品位储量开发的政策法规,促进天然气储采接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