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产N125机组增容后(容量135-145MW)凝结水泵出力不足是改造后机组存在的普遍问题。黄岛电厂#1机组在增容改造的同时对原机组配备的12NL-125型凝结水泵进行了改造,从改造后的运行及试验情况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就原12NL-125型凝结水泵所做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静电场中水分子的极化和受力特性为基础,对热干烟气中极板表面液膜内水分子输运过程进行分析。考察了电场特征、液膜物性对静态高压电场中液膜蒸发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蒸发模型;同时研究了多场(温度、速度和静电)耦合作用下液膜蒸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离子风为静态高压电场中液膜蒸发的主要动力,蒸发速率是自然蒸发的6.7倍(25 kV)。液膜蒸发为等速过程,蒸发速率与电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液膜加入溶质,蒸发过程受抑制,蒸发模型变为等速和降速两个过程,最终液膜表面析出溶质;流场耦合静电场作用下,液膜蒸发速率随电压升高先缓慢上升(U20 kV)后快速上升(U20 kV),流速和电压分别是这两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场耦合静电场作用下,蒸发速率大于单场叠加数值。研究结果为热干烟气中极板表面稳定成膜、系统水耗及空间电场中温湿度分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静电场中极板表面液膜蒸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景彩  王翔  王鹏  崔琳  李军  张鑫  马春元 《化工学报》2019,70(3):865-873
以静电场中水分子的极化和受力特性为基础,对热干烟气中极板表面液膜内水分子输运过程进行分析。考察了电场特征、液膜物性对静态高压电场中液膜蒸发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蒸发模型;同时研究了多场(温度、速度和静电)耦合作用下液膜蒸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离子风为静态高压电场中液膜蒸发的主要动力,蒸发速率是自然蒸发的6.7倍(25 kV)。液膜蒸发为等速过程,蒸发速率与电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液膜加入溶质,蒸发过程受抑制,蒸发模型变为等速和降速两个过程,最终液膜表面析出溶质;流场耦合静电场作用下,液膜蒸发速率随电压升高先缓慢上升(U<20 kV)后快速上升(U>20 kV),流速和电压分别是这两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场耦合静电场作用下,蒸发速率大于单场叠加数值。研究结果为热干烟气中极板表面稳定成膜、系统水耗及空间电场中温湿度分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丙纶和涤纶集尘极表面的液滴浸入扩散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冲洗水流经丙纶、涤纶集尘极表面浸入扩散过程的一般规律, 解决传统湿式静电技术由集尘极材料选择及表面水膜布置不均引发的系列问题, 利用高速摄像系统测量不同体积和性质的液滴在丙纶纤维织物(840A)和涤纶纤维织物(728)表面扩散面积和液滴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得到液滴浸入扩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水液滴与840A的接触角θ为136.2°, 与728的θ为52.5°, 乙醇液滴与840A的θ为41.9°, 与728的θ为46.5°; 液滴扩散可分为扩散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水、乙醇液滴在728表面的扩散形状均为椭圆, 扩散过程分别符合ExpAssoc、Hill分布; 水、乙醇液滴在840A表面的扩散形状为圆和椭圆, 乙醇液滴扩散过程符合Hill分布; 织物表面纹理结构、液滴体积和性质、织物厚度、材料表面自由能对液滴扩散过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燃煤烟气中SO3转换吸收特性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物,粒径分布形成\[0,40\]、\[41,70\]、\[71,100\]等3个区间段,相应的置信水平分别为79%、17%、4%;不同吸收剂对SO3的吸收率从小到大依次为:CaCO3浆液(30%)<湿法脱硫浆液相似文献   
6.
分析了N-225型机组配用的48P-ⅡA型循环水泵及其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及其改造的方案,论述了实施改造后的经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大型泵站新型钟形进水流道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形进水流道是我国大型泵站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进水流道形式之一.由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年平均气压较低,在不增加基建投资及保障泵装置正常运行的要求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使通流面积变化率K趋近于常数的设计理论方法,对泵站的进水流道进行设计,并通过数值计算对新型钟形进水流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钟形进水流道的出口速度分布均匀度及速度加权平均角非常接近最理想值,完全满足叶轮室进口的流动要求;该设计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云南某电厂4 × 600MW机组泵站进水流道的设计.研究结果为完善和简化传统钟形进水流道关键通流部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DG500-180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技术方案,通过对该泵以及给水系统的优化,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管道感应加热瞬时液相扩散焊新工艺为引导,叙述了开放式管道感应加热瞬时液相扩散焊接工艺的特点及优势,对开放式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机的组成、节能效果及本焊接设备的开发研制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新型开放式瞬时液相扩散焊接工艺及设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极板表面荷电颗粒电子传递及离子定向迁移为基础,对纤维极板表面沉积颗粒粒径分布、粉尘层堆积形貌、颗粒沉积脱落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与金属极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电场同一位置处(取样点15),纤维极板表面沉积颗粒物的粒度(6.900μm)小于金属极板(9.018μm),纤维水膜极板对颗粒物的捕集效率更高;与金属极板不同,纤维水膜极板表面粉尘层堆积形貌与电晕电流密度分布无明显关联性。荷电颗粒是以纤维束凸出处为沉积中心,沉积并聚集成球或链珠状,粉尘层厚薄随机且分布松散;纤维极板液体表面浸润和内部扩散,减小了纤维极板表面与粉尘层间静电力,增大了粉尘层内颗粒间黏结力;流动曳力、液桥力、静电力、重力是纤维极板控制粉尘层脱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