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海上深水气井的间歇采气开发进行实验分析,对间歇采气的作用机理、关井时机及关井时长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明确了间歇采气技术的主要作用机理:及时为气层增能,避免因气相流动能力强、气层能量损失快而导致底水层与气层真实生产压差变大所引发的水脊加剧.通过注水实验,获得了引起水侵速度加剧的注水压差,进而利用底水脊进压差原则确定关井时机.通过间歇采气技术开发底水气藏控锥机理分析,明确了关井期间储层内的压力场与流场的变化规律.通过优化筛选实验,确定了最佳关井时长.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中注入介质的驱替效率和波及系数决定了最终采收率,目前二氧化碳驱替能够明显提高油田采收率,所以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水驱和二氧化碳驱替中二者的不同,加深认识二氧化碳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海西部某气田深层气组为高碳气藏,浅层气组为高烃气藏。为有效提高高烃气藏采收率,增大经济效益,开展高碳气置换高烃气机理室内实验,研究高碳气置换高烃气后气体组分及溶解度变化情况,以及置换后高烃气藏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高碳气替换高烃气后,高碳气能够置换地层束缚水中的高烃气,游离CH4增加,在低注高采、倾角较大和岩心高渗透率等储层条件下进行长岩心驱替,CH4累计采出程度更高,采出程度可提高4.5%。该研究可对中国高烃气藏高效开发、高碳气藏中CO2埋存方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琼东南盆地上中新统黄流组—上新统莺歌海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然而多年的滚动开发证实上述层系勘探潜力逐步呈下降趋势,亟需寻找有利接替层位和勘探区块。梅山组是琼东南盆地有利接替层位的首选层位,以琼东南盆地北部梅山组浊积扇体为目标靶区,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激光粒度、重矿物分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测试分析手段,结合沉积背景资料、盆地北部周缘水系及其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砂体组分、结构特征以及物源体系分析。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北部梅山组低位时期剥蚀区范围较大,物源供应充足,陆坡边缘整体发育大范围的海底扇沉积,浊积扇砂体发育整体具有“西好东差”的沉积格局,其中盆地北部梅山组物源体系表现为“多点供源+地貌约束”的古地理格局。其中,海南岛宁远河物源影响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北部梅山组乐东凹陷、崖南凹陷和崖城凸起,为近源供给的海底扇沉积;海南岛陵水河物源远源供给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北部梅山组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海南岛陵水河、万泉河双物源共同影响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北部梅山组松涛凸起以及松南—宝岛凹陷的东北部。西部红河和越南东部两大物源体系对乐东凹陷井区梅山组有区域影响。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注CO2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对CO2驱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CO2、N2、压缩空气等不同驱介质的驱油效率;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注CO2增油机理;通过数值模拟对CO2气驱、N2、压缩空气、水等不同驱替介质的采收率进行了对比,并对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CO2气体增油效果最明显,压缩空气次之,最后为N2驱.通过对CO2参数优化,得到了模拟区块实施CO2驱的最佳渗透率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结果对我国油藏注气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海油在南海西部海域的涠西南凹陷发现低渗透油气田。目前,该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特低渗(渗透率小于10×10-3μm2)油藏储量所占比例大,如何提高低渗透储层产能,如何有效动用储量,以及注水开发可能存在注入能力低等。由于地层原油黏度低,油质较轻,注气开发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此外,该油田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伴生气,有足够的气源。因此,采用油田伴生气回注是值得探索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为此,有必要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对低渗透油气田的注入方式进行评价优选,为编制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选取涠洲某油田流沙港组低渗透储层,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综合评价了衰竭、水驱、气驱、气/水交替驱替时的驱油效率和渗流特征,从而为注水、注气驱提高采收率开发方式的选择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衰竭式开采方式效果最差,注水比注气效果要好,注液化气前置段塞+外输气驱的方式,能够达到最好的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