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化学镀Ni-P合金/TiO2复合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的新技术。用衍射研究了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和断面形貌,用极化电阻、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和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东部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的4个城市实际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农村用户端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饮用水中残余铝的来源和超标的原因,探讨不同形态铝与浊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供水下,在出厂水达标时用户端仍存在总铝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出厂水残余铝浓度大于100μg/L时超标风险较大。与出厂水对比,龙头水中颗粒铝和溶解铝浓度都有增加,出厂水混凝剂残留与管网输配过程中沉积铝的释放是用户端铝超标的主要原因。颗粒铝与浊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浊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颗粒铝的含量。管网水力条件的不稳定导致出厂水残余铝易在管网输配过程中沉积或释放,用户端残余铝随输水距离呈现先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煤气洗涤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AC与PAM混凝、Fenton氧化、PAC混凝-微滤膜过滤和NaCIO氧化组合技术处理煤气洗涤废水,其投加量分别为75 mg/L 62.5 ms/L、50 mL/L、90 mg/L和12 mL/L.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处理工艺效果优良,废水中挥发酚、氨氮、氰化物和悬浮物的去除率皆超过99%.处理后的水质优良,废水中挥发酚、氟化物、氨氮和氰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0.06、0.38、1.54、0.02 mg/L,SS<5 mg/L,CODcr为30.74 mg/L,浊度相似文献   
4.
系统以电子动态编组板为基本界面,以客车为最小独立单位,以车次为相对独立单位,通过计算机局域网以客车、车次为纽带建立数据库将调度室、库检车间、乘务车间、动力车间、上部车间、车电车间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了在电子动态编组板上显示、录入、查询、报警、统计、分析、打印等功能。该系统先后在12个车辆段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校园人文景观的发展趋势,以齐齐哈尔医学院项目为例,探讨了东北地区医学院景观设计的重点。研究表明,医学院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功能,更要体现医学院地方特色,凝练医学院文化底蕴,利用QMU的景观标识巧妙的将季节和设计融合到一起,提出了适合齐齐哈尔医学院独有的景观方案,并通过植物的配制规划建立了齐齐哈尔医学院植物景观的模式,以期在体现校园文化,特别是通过整体的景观设计体现新校区校园文脉这一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热诱导聚合和相转移共混新技术,制备了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PAA-PVDF)微球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AA-PVDF树脂对Cu^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热力学参数△G^0〈0、[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良的热诱导化学聚合技术,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表面接枝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羧酸基团,并借助X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改性PVDF微滤膜进行了表征.采用该改性PVDF(PAA/PVDF)膜深度处理城市污水,探讨了pH值、接触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诱导化学聚合技术在PVDF膜表面成功接枝了羧酸基团,PAA/PVDF膜对水溶性金属离子具有交换去除作用,出水水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采用SBR-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对高浓度生活污水进行处理,SBR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为14h,好氧/缺氧时间比为1.5:1,HRT为15d。实验结果表明:SBR生物处理系统对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化学絮凝对磷酸盐的去除作用优良,硅藻土效果最佳;微滤分离膜能有效去除浊度和水体中的悬浮物。SBR-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优良,可满足市政杂用和生活杂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价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通过分析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过滤,给出了影响产能的2个大类9个子类40个因素,并优选出主要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的排序,并建立多因素影响下的产能方程。研究表明,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的产能评价方程预测的气井产量与实际产量相比,精度达到90%。研究内容为大数据技术在致密气藏储集层地质认识、大规模压裂技术、气井动态特征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手梳中段称重法和振荡法测定腈纶短纤维线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腈纶短纤维的线密度的数据分布均匀,符合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不能互相代替;手梳法测定腈纶的线密度耗时长,过程复杂,而振荡法则耗时短,过程简单;建议采用振荡法测定腈纶短纤维的线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