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艳丽  孟德素 《广东化工》2014,41(19):36+33
利用从橡胶助剂RT培司(对氨基二苯胺)的生产废料中提取出来的吩嗪为原料,研究合成了吡嗪-2,3,5,6-四甲酸(H4pztc),采用IR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实验确定了吩嗪和高锰酸钾以摩尔比1∶14在中性条件下反应90 min时,可达最高收率73.8%。该研究解决了制造橡胶防老剂下游产品的综合利用问题,提高了废料利用价值,保护了环境;同时,大大降低了吡嗪-2,3,5,6-四甲酸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军  孟德素 《广州化工》2010,38(2):20-22,30
反应精馏是化学反应和精馏过程耦合为一体的单元操作,已成为当今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反应精馏塔及催化剂,对催化剂床中传质及流体力学特征,数学模型和反应精馏塔设计方程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反应精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水介质中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红莉  李红英  孟德素 《山东化工》2010,39(4):26-30,35
近年来,水作为有机合成反应介质的报道相继出现。本文综述了水介质中几类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这些反应类型包括还原、氧化、取代、加成、缩合、偶联等。  相似文献   
4.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实验教学与科技前沿接轨,合成了一种新型缩胺类双Schiff碱荧光探针,用于水中铝离子的高灵敏荧光及可视化检测,将荧光探针引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更新了现有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科前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氯苯腈、对溴苯腈及对氟苯腈与甲醇钠在三种溶剂(甲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亲核取代反应,在甲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三种溶剂中对氟苯腈都可以发生反应,而对氯苯腈,对溴苯腈,只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发生反应;同时研究了时间、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以上反应制得了对甲氧基苯腈,对产物结构用1HNMR和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氧化铁系颜料是第二大无机颜料,其用途十分广泛。我国生产的颜料大多属于低品质产品,且成本较高,与国际上的高品质颜料相比,竞争力很弱。所以目前我国的颜料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到合适的制备工艺来提高品质或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他们开发了许多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制备方法,可为业内人士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磷酸作催化剂,γ 丁内酯与苯胺反应合成了1 苯基 2 吡咯烷酮,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n(γ 丁内酯)∶n(苯胺)∶n(磷酸)=1 0∶1 5∶0 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为180~210℃;产物经减压蒸馏、重结晶分离提纯,过量苯胺经蒸馏、分水后回收,蒸馏后的残余物作催化剂循环使用,1 苯基 2 吡咯烷酮收率为96 2%,质量分数99 5%;产品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8.
对羟基苯甲腈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与盐酸羟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的反应,在n盐酸羟胺:n对差劲基苯甲醛=1.2:1.0,反应温度为110~120℃时反应5h,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回收后,对羟基苯甲腈经减压蒸馏和重结晶提纯,收率可达86.0%,含量99.9%;产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稀释剂,通过加入部分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分别在150℃和220℃下,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研究了在较低温度下或高温下制得膜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10%的DMAc在150℃下制膜,比采用纯的DBP为稀释剂时膜的通量提高了28%,过多DMAc的加入反而会使膜的通量降低;加入质量分数10%的DOP在220℃下制膜,膜的通量则下降了62%。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截面结构,解释了采用不同混合稀释剂时膜形成不同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途:1-苯基-2-吡咯烷酮(NPP)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与丁二烯和苯乙烯形成的共聚物用作油墨分散剂、燃料油表面分散剂、橡胶改性添加剂,作为一种辅助剂,可以提高农药功效,添加到洗涤剂中可以用作乳化剂和织物软化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