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功能性纳米粉体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纳米粉体的制备、粉体的表面处理及粉体的应用等过程的描述,列出各个环节中的工艺特点、技术难关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寻找纳米粉体应用过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聚乳酸/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LA/PE-g-MA)体系中添加环氧扩链剂ADR进行熔融共混,研究了ADR含量对PLA/PE-g-MA共混体系的熔体扭矩、分子量、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对PLA/PE-g-MA体系具有反应性增容作用,有效改善了体系的界面相容性,使分散相粒径显著减小,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320%。  相似文献   
3.
系列论述作者运用反应挤出技术由单体己内酰胺直接制备高聚物PA6及其制品的工艺过程。介绍并分析以自行设计改制的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来同时完成化学反应和加工成型二大过程的反应性挤出工艺生产流程,提出了PA6生产的新的合成工艺,以及由该工艺制备的反应挤出PA6(REXPA6)及其制品的性能特点。本工作将分以下部分连续刊载:1反应挤出PA6工艺及技术特性;2双螺杆挤出机反应合成PA6;3反应挤出PA6的树脂改性及制品。  相似文献   
4.
在ε-己内酯(CL)和丙烯酸丁酯(BA)单体共存的体系中,用预先合成的双键功能化烷氧基钛化合物和过氧化物作引发剂对CL和BA进行聚合。通过位于原位形成的以钛为中心的四臂聚己内酯末端的双键参与BA的自由基共聚合,形成了CL与BA交联的新型共聚物。采用多频流变法证实了共聚中交联凝胶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钛酸钾晶须(PTW)、高岭土(Kaolin)和滑石粉(Talc)为成核剂,制备了无机成核剂改性聚酰胺6/碳纤维(PA6/CF/NA)三元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结晶行为、晶体结构、热性能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alc可以大幅提高PA6/CF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添加2%(质量分数,下同)的Talc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44.5%;Talc在挤出过程中能够充分解离成片层并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PA6/CF/Talc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纤维拔出后形成的孔洞,片层与基体黏结较好;与PTW和Kaolin相比,Talc突出的异相成核作用可以显著提高PA6/CF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并促进PA6形成更为完善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纳米碳酸钙(Nano-CaCO3)颗粒先从水相中转移至醇相中,再通过甲基丙烯酸处理,在颗粒表面包覆了既具离子键又具聚合反应活性的表面层. 在稍高于100℃温度下,经该项处理后的纳米CaCO3固含量大于80%的滤饼能均匀分散于苯乙烯单体中,用原位本体聚合法制得纳米CaCO3/PS(聚苯乙烯)原位复合材料. TEM分析表明,原位复合材料中纳米CaCO3颗粒能均匀分散于基体中,粒径在100 nm以内,并由此提出分散相呈集散形貌的结构模型. 纳米碳酸钙能对复合材料基体起到较好的增韧作用,含7%~8%纳米CaCO3的原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PS提高158%.  相似文献   
7.
以过量聚乙二醇(PEG)改性得到的烷氧基钛混合物为引发剂和催化剂,且控制烷氧基钛混合物中羟基与物料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中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数相等,在反应温度为190℃、螺杆转速为100 r/min的条件下.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使ε-己内酯(CL)原位反应挤出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PCLU).探讨了原位反应机理,并研究了PCLU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几乎所有CL单体都参与了聚合反应;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CL相对于PEG的浓度,可合成几种聚己内酯(PCL)链段平均长度不同的PCLU;当PCL链段平均长度从20增加到35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表现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醉相中用具反应活性的甲基丙烯酸(MAA)对纳米碳酸钙(CaCO3)进行表面处理,制成分散体系。研究了MAA用量、pH值、分散时间、温度等对分散体系稳定性及形态的影响。TEM分析表明,在醉相中用10份的MAA对纳米CaCO3粒子进行处理,可以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在原位本体聚合制得的聚苯乙烯(PS)/纳米CaCO3复合材料中,纳米CaCO3粒子能均匀分散,粒径在100 nm以内。纳米CaCO3能较好地增韧增强PS/纳米CaCO3复合材料,含7% -8%,纳米CaCO3的原位复合材料的冲山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纯PS的258‘%,和311%,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短切碳纤维(SCF)/铜盐/碘化钾(KI)复合材料,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研究了铜盐/KI体系对聚酰胺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氧老化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材料耐热氧老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一铜盐或KI对PA6的抗热氧老化作用不大,而铜盐/KI复配体系可以有效提高PA6/SCF耐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SCF有一定的自由基捕捉能力,铜盐/KI/SCF的加入显著延长了PA6的氧化诱导时间(OIT);铜盐/KI体系的抗热氧老化机理为:首先KI使聚酰胺基体中的二价铜转化为一价铜,然后过量KI与一价铜反应生成二碘合铜配离子[CuI2-,[CuI2-离子具有较强还原性,能够消耗聚酰胺老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延缓了聚酰胺6的热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阴离子聚合高粘度尼龙的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聚合高粘度尼龙的合成原理及种类,重点介绍了铸型尼龙的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研究进展,以及反应成型尼龙和反应挤出尼龙的研究状况,指出了阴离子聚合高粘度尼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