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改变溶胶-凝胶工艺参数制得了结构和形态各异的丙烯酸酯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涂层,利用TEM、SAXS等手段表征涂层的结构与形态,由洗刷前后涂层的失光率来表征耐刮伤性,详细探讨了纳米复合涂层耐刮伤性与SiO2相特征、有机无机相作用力及SiO2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丙烯酸酯聚氨酯涂层中引入纳米SiO2相后,耐刮伤性明显提高。有机相与SiO2相之间的作用力是影响涂层耐刮伤性的最重要因素,作用力越强,耐刮伤性越好。网络状纳米SiO2与颗粒状纳米SiO2相比,更有利于耐刮伤性的提高,且网络状纳米SiO2质量分数越大,耐刮伤性越佳,但SiO2相的致密度和尺寸对耐刮伤性影响较小。对于颗粒状胶体SiO2,在15~160 nm范围内,粒径对耐刮伤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胶体SiO2粒子的质量分数增加,耐刮伤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水性多彩仿石涂料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原理。通过梳理水包水、水包砂和功能型多彩仿石涂料近 10年的技术进展,发现水包水多彩仿石涂料的市场和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突破水包砂制备技术是目前的重点。功能型多彩仿石涂料主要集中在反射隔热,未来需要加强其他功能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hase partition of acrylvnitrile in the vlnylidene chloride/water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under pressure was studied,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average VDC-AN copolymer compeeition with AN phmm partition considered was proposed. The convers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nearly the entire conversion rauge. VDC-AN copolymer with narrower composltion distribution can be prepared in the suspension process and interpreted with dynamic equilibrium of AN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phases continuously.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偏氯乙烯(VDC)-丙烯腈(AN)-苯乙烯(St)悬浮聚合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实验发现在该体系中存在两种成粒机理:单体液滴的珠状成粒和水相聚合沉淀成粒。水相聚合是由于AN的水溶性增加了AIBN在水中的溶解度所致。加入亚硝酸钠(NaNO2)可以有效减少水相聚合生成物,使悬浮颗粒的粒径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5.
用DSC法研究了VDC-AN悬浮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和热熔融行为,并用Barton方程定量关联了Tg与组成的关系,用TGA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AN单元对与其相邻连拉的VDC单元脱HC1有诱导催化作用,由DCS法和X射线衍射法得到高VDC含量的共聚物结晶度与AN含量成线性关系,而在高AN含量时则与AN组成成三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偶氨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合成了偏氯乙烯(VDC)/丙烯腈(AN)/苯乙烯(St)三元悬浮共聚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压力先逐步升高后下降。当悬浮聚合质量投料比为60:15:25(VCD/AN/St)时,其压力转变点的转化率约为55%~65%。聚合得到的三元VDC-AN-St悬浮共聚树脂为球形半透明颗粒,重均粒径约为50.56μm。合成的悬浮液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微小粒子,加入NaNO2可减少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相悬浮浸渍法制备可发泡偏氯乙烯(VDC)-丙烯腈(AN)-苯乙烯(St)三元共聚树脂颗粒,研究了体系中1-一氟-1,1′-二氯乙烷(R141b)蒸汽压对R141b分另1在水和树脂中溶解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发泡剂加入量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汽车用耐石击涂料中空体填料的发展,着重介绍了近年出现的中空体填料新品种——微泡VDC共聚树脂的特点及其一般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综述了近年来自组装单分子膜研充进展及其在金属防护中的研究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基于烷基硫醇、脂肪酸、硅氧烷、膦酸盐等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研究进展:可以预期自组装单分子涂层将在腐蚀与防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一条最具前景的环境友好型的取代现有的铬酸钝化及磷化工艺的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原位聚合、高速剪切法分散共混和球磨法分散共混等三种方法制备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以相同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微米SiO2复合乳液,并利用电子拉力机(Instron)、动力学粘弹谱(DMA)、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察了复合物的各种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法制得的纳米复合物的拉抻强度、断裂伸长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先上升然后逐渐下降,而通过原位聚合制得的纳米复合物的这些性能均低于未加纳米SiO2的丙烯酸酯。涂层对紫外光的吸收和透过随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而微米SiO2复合的丙烯酸酯乳液,其涂层对紫外光的吸收和透过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