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考察了不同聚吡咙的热分解,分析了其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和归属,研究了其环化过程以及该过程对热分解的影响,进而详细阐述了聚吡咙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加工中的优势及其脱除聚合物残单和挥发物的原理和步骤,着重介绍了其在脱除聚合物残单和挥发物中的应用、脱除效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过程的方法,并评估其应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新型单茂钛化合物五甲基茂基三对甲氧基苯氧基钛[CpTi(O—C6H4—OCH3)3]主催化剂,并与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组成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高效间规本体聚合,其催化活性高达143×105g/(g·h)(每克Ti每小时生成的sPS),单体转化率达到916%,产物聚苯乙烯的间规度大于95%,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在(32~81)×105可调。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主催化剂CpTi(O—C6H4—OCH3)3和助催化剂MAO的摩尔比等聚合条件对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影响;并发现可通过外加三异丁基铝来提高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降低甲基铝氧烷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采用格林函数计算接地网参数的方法,该方法用镜像法计算自电阻和互电阻,可对任意形状的不规则接地网在均匀土壤条件下注入恒定电流后的电位分布进行计算.用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变电站接地网地面电位分布计算软件对一个10×10的均匀方格接地网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地网电位分布大致为中间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网格金属导体上的地面电位高于网格中心处地面电位.文中某变电站接地网的实际数据计算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并且还表明在规则网格向不规则网格过渡的边缘地区,跨步电压变化较大,若节点处存在垂直接地极则跨步电压更高.最后把该软件的应用拓展到了圆形接地网的计算,把圆形看成规则的16边形,所得结果接近圆形的接地网电位分布.  相似文献   
5.
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中搅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搅拌型式的聚合反应器中使用均相茂金属催化剂(Cp^*Ti(OR)3/MAO/TIBA催化苯乙烯本体间规聚合。研究搅拌桨型式、反应器以及搅拌速度对聚合物形态以及聚合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搅拌、结晶和聚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搅拌剪切对避免凝胶、促进粉状间规聚苯乙烯的生成至关重要。聚合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搅拌转速不仅能影响聚合物的颗粒形状,也能通过改变聚合物原生晶的结晶速率从而影响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茂钛化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和三异丁基铝组成催化体系 ,在 2L和 1 0L反应釜中进行苯乙烯本体间规聚合规律的研究。在苯乙烯单体转化率大于 50 %时 ,也能得到粉状的、易于后处理的高间规度 ( >96% )聚苯乙烯产物。即使在较低的铝钛比条件下 ,茂钛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也可大于 1 32kg/g,相对分子质量在 4× 1 0 5~ 1 0× 1 0 5 之间可调 ,并考察了搅拌桨型 ,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另外对三异丁基铝的加入对茂钛催化剂催化效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连续的本体聚合工艺,考察了转相用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聚合工艺条件对橡胶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产物(SMA)中橡胶粒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对橡胶粒径的影响比较单一,转速越大,粒径越小;而后两者的影响因素则比较复杂,同时影响两相粘度、剪切强度、基体分子量和接枝效果等,彼此之间相互牵制。通过调整以上工艺参数,可形成2~5 mm大小合适的橡胶粒径,得到抗冲性能较好的SMA。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微束等离子熔覆方法,在H13钢基体上制备了以自熔性合金粉末Fe65为基础成分、添加适量Al、W、V的正交实验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高温回火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正交实验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中,奥氏体晶粒细小,短针状FeAl和Fe3Al金属间化合物沿晶分布,Cr7C3、WC、VC等碳化物呈枝晶分布,马氏体消失;与熔覆层后的空冷相比,经700℃高温回火后,正交组熔覆层的硬度提高,8H(Fe65-12%Al-4%W-1%V)熔覆层的硬度增加显著,抗高温回火性能最优,而参照组Fe65粉末覆层硬度明显下降,H13钢硬度则较低。在700℃高温氧化试验中,加入适量Al的正交组熔覆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大大优于Fe65粉末覆层及H13钢,其中8H覆层的氧化增重仅分别为Fe65粉末覆层、H13钢的32%及8.5%,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的技术概况及ABS本体聚合工艺特点和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连续本体ABS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本体AB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