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莱钢型钢厂大型型钢生产线矫直辊R角的设计修改,解决了矫直后出现的轧件R角变形,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建筑用钢在地震时的受力状态,阐述了钢材的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讨论了静载荷强度、塑性与低周疲劳性能间的关系,并对材料在高应变和地震载荷谱下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莱钢生产的Q345BH型钢在地震谱载荷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典型的拉-压疲劳失效的形成机理、宏观形貌以及微观形貌,并对Q345B H型钢高应变低周疲劳断口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进行相关疲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水热合成的一维γ-AlOOH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高Na-β"-Al_2O_3相相含量的电解质材料,研究了前驱体形貌及烧结制度对Na-β"-Al_2O_3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OOH经预烧后的产物形貌为一维棒状形貌,良好的拓扑继承γ-AlOOH前驱体的一维形貌,经高温固相反应形成Na-β"-Al_2O_3相后无法进一步继承前驱体的一维结构,得到具有层片状结构的Na-β"-Al_2O_3材料。预烧可以提高β"-Al_2O_3相含量,当预烧温度为1 100℃时,β"-Al_2O_3相含量达95.7%,300℃时的电导率为0.017 S?cm~(–1)。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测温度场的数据,模拟了H700×300热轧H型钢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热应力场分布,对带有初始残余应力的H型钢九辊连续矫直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得出了矫直过程对H型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H800×300规格轧制时间长,轧制负荷大,成材率指标偏低,进行了孔型修改。通过将粗轧机原来的立轧+平轧孔型,改为全平轧孔型,有效的降低了轧制负荷,减少了轧制时间,成材率指标由88.5%提升至92.64%。  相似文献   
7.
针对H700X300规格轧制负荷大、腹板翼缘温差大、冷却波纹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改坯型轧制,将原料坯型由BB3改为BB1坯型。通过改进粗轧机的孔型系统及减少轧制道次,进行了扩腰轧制,产量提高接近18%,成材率指标由93%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8.
基于J2EE框架建立了电子政务基础应用软件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可工作于不同应用领域的核心服务功能,简化了具体应用逻辑功能开发中涉及到的公共性处理问题,提高了系统设计效率;采用复用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同应用逻辑功能实现中的不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9.
硬盘作为计算机重要外部存储设备,一旦数据由于格式化、分区、误删除等操作不慎丢失数据,用户可采取措施,安全经济省时省力地恢复数据.计算机硬盘通过磁盘盘片存储二进制数据,文件分配表对文件存储、读取统一管理,数据区的大量数据只要不被覆盖均可以进行找回.在实际中,不光是硬盘,U盘和手机相机存储卡的数据丢失后同样能够恢复.  相似文献   
10.
Q345D H型钢中魏氏组织的形成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铌微合金化H型钢形成魏氏组织的原因,以及加热制度和轧制工艺对H型钢组织、晶粒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采用铌微合金化生产Q345DH型钢的生产工艺。工艺改进后,工序控制稳定,消除了产品中的魏氏组织,成品低温冲击韧性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