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获得在酸碱介质中稳定性好、溶胀率小的壳聚糖/PVA微粒的基础上,探讨了时间、pH、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PVA微粒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pH是影响吸附量最主要因素。在平均粒径为200μm,最适pH=3、28℃振荡240 m in其吸附量达200 mg/g以上,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2.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考核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崇均  傅敏  古昌红  吴四维  林兵 《广州化工》2012,40(10):188-189
针对"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模式改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和研究论文成绩四部分考核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功能食品已成为食品工业21世纪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功能食品常用的苦味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生理活性,重点从苦味产生的机理概述了功能食品苦味的俺盖技术.  相似文献   
4.
掺铁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乐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CH3(CH2)3O]4Ti]为钛源,硝酸铁[Fe(NO3)3×9H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铁纳米TiO2催化剂. 纳米TiO2的最佳掺铁量为0.05%,最佳煅烧温度为500℃. 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500℃时煅烧的掺铁0.05%的TiO2为锐钛矿型,晶粒粒径为17.5 nm,其光谱吸收边带发生了红移,吸收强度增大. 对50 mg/L氧化乐果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当光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2 g/L、溶液pH为8.6时,250 W高压汞灯照射2.5 h,乐果的降解率达到了85.23%,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创新、重视应用"实验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凸显化学实验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实施实验项目负责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高了实验运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笔者在高校《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心得和体会。教学实践表明: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理论课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综合素养,为后续学科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微波辐射后GAC和ACF的SEM形貌,研究了微波辐射处理亚甲基蓝染料模拟废水情况。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后GAC和ACF的烧蚀程度加深,GAC的孔隙直径增大;ACF纤维丝断头增多,纤维丝表面变得粗糙不平;GAC和ACF加入量越大,亚甲基蓝染料的去除率越高;微波辐射时间越长,脱色率越高;微波辐射功率越大,去除率越高;微波辐射催化能够增强GAC和ACF在液相中的吸附能力。ACF吸附性能较GAC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实验内容,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结合紧密的实验,体现化学实验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PVA微粒对Cr(Ⅵ)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获得在酸碱介质中稳定性好、溶胀率小的壳聚糖/PVA微粒的基础上,探讨了时间、pH、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PVA微粒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pH是影响吸附量最主要因素。在平均粒径为200μm,最适pH=3、28℃振荡240 m in其吸附量达200 mg/g以上,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