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免水型生态卫生设施用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免水型生态卫生设施中的生物填料及施有机肥农田的土壤进行了人类粪便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得到的各菌种在实验条件下,降解粪便效果较好,除臭除味,COD下降率在30%左右。其中在土壤中分离出来的9号菌,COD下降率达41%,全部菌种复合培养处理的下降率高达59%。结果表明,实验采用的分离筛选方法是比较有效的,筛选得到了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菌种,为降解菌的进一步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微波加热条件下一次性塑料餐盒中双酚S、双酚F和双酚AF的迁移规律。水、乙酸(3%,体积分数)、乙醇(10%,体积分数)和异辛烷作为食品模拟物分别代表水性、酸性、醇类和脂肪食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双酚化合物的迁移量顺序为异辛烷>3%乙酸>10%乙醇>水。通过比较微波加热5min和水浴加热4h(80℃)后一次性塑料餐盒中双酚化合物的迁移量,发现微波加热条件下双酚化合物的迁移量显著高于水浴加热。此外,风险暴露评估表明:试验批次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在双酚化合物的日摄入量方面对人体健康不存在已知风险。  相似文献   
3.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特点、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的常规工艺以及相关新技术的进展.比较了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几种处理手段的工艺特点和效果差异,并从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其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优势.由于印染废水成分的复杂性,单一的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排放及回用标准,因此,选择合适的膜工艺与传统手段相耦合、新型的膜集成技术,是印染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废治废”方法,对废水与废气二大污染源进行集成控制。充分利用高扰动状态下燃煤烟气中粉煤灰的吸附与脱色等效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降低了后续A/O工艺的运行负荷,而且提高了除尘效率,确保出水稳定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结果表明,COD、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97.5%、98.8%,除尘与脱硫效率分别高达96.2%、66.9%,减少COD排放总量达1.5m^3/a,吨水运行费用不高于1.20元。  相似文献   
5.
烟气CO2膜吸收技术及其工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膜吸收技术是将膜分离与传统吸收技术耦合而成的高效分离技术,在减轻地球温室效应、保护环境以及工业、医学、宇航等多种实际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烟气CO2分离膜吸收技术的现状和进展,在分离原理、工艺及材料选择、传质等关键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以醇胺溶液为基础的复合吸收剂较单一吸收液效果有很大提高.与...  相似文献   
6.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的尾水为对象,进行了化学混凝除磷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FS和PAC较其他无机低分子混凝剂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且铁系混凝剂比铝系混凝剂除磷效果要好,PFS的除磷效果最好,PAC次之;混凝剂投加量为15 mg·L-1时,可使处理后出水TP的质量浓度<0.5 mg·L-1,混凝剂PFS当n(Fe3+)/n(P)为1.25时除磷效果最好,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投加量少、成本低;混凝剂和助凝剂联用时,非离子型PAM对PAC和三氯化铁的助凝效果较明显.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含量,化学除磷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山梨酸是食品饮料中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的分析,通常采用的比色测定法,往往需要水汽蒸馏,操作比较复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由于紫外检测的通用性,容易受其他物质的干扰;薄层色谱难以准确定量。本文介绍了离子色谱分析法,适合于食品饮料中的山梨酸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光法将马来酸酐(MAH)单体键联到聚丙烯腈(PAN)超滤膜表面,考察了紫外光强度、辐射时间、光敏剂浓度以及单体浓度对MAH反应率的影响。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 /FT-IR)、扫描电镜(SEM)和水接触角(CA)对改性膜和原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体MAH已成功键联到PAN膜表面,膜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提高。蛋白质静态污染以及超滤实验表明马来酸酐键联改性对PAN膜水通量影响不大,但抗污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由于MAH含有酸酐基团,使PAN膜的可反应性大大提高,使PAN膜易于进一步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滤池工艺,研究了1种聚氨酯纤维绳状编织填料的挂膜情况以及不同工况对填料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了C/N、HRT、DO含量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填料挂膜后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当COD/ρ(TN)为13.3~16.7、HRT为12~20 h、DO的质量浓度约为3 mg/L时处理效果良好,COD、TN、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70%、70%以上。微生物镜检可知,填料表面及内部微生物丰富,这些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利于COD和氮的脱除。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无论是在好氧和厌氧阶段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拟合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吕伯昇  秦磊  茹瑞  徐泽海  张国亮 《化工进展》2020,39(12):5095-5103
SiO2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多孔网络结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及低折射率等优异性能,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纯SiO2气凝胶存在力学强度低、质脆易裂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因此,如何提升气凝胶的力学性能成为突破其产业化瓶颈的重点。目前,通过引入功能性增强相是改善SiO2气凝胶多孔骨架强度和柔韧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综述首先介绍了SiO2气凝胶制备及复合改性方法;然后对功能纳米颗粒/SiO2复合气凝胶合成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维度纳米材料如0D金属氧化物颗粒、1D纳米管/纳米纤维、2D氧化石墨烯纳米片(GO)以及3D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对气凝胶孔道结构和表面物化特性的影响,最后,论述了SiO2复合气凝胶在环境吸附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