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芳纶纤维表面光滑、惰性强、与橡胶的黏接性能差,严重影响了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缺点。采用KMnO4(5%)+H2SO4(15%)以1∶1混合溶液和K2Cr2O7(10%)+H2SO4(25%)以1∶1混合溶液分别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处理后从电子能谱仪(ESCA)可以测到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的含量明显下降,N、O的含量有所提高,含氧基团也有明显的提高;通过角接触仪测定纤维与水、乙二醇的接触角明显减小,从而使纤维表面的活性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制得芳纶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由未处理的3.281MPa,分别提高到3.943MPa和3.685MPa(分别提高了20.2%和12.3%)。通过SEM照片可以对纤维与橡胶的微观界面进行分析,讨论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包覆层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聚醚,聚酯型聚氨酯包覆层的研制概况及发展现状,并对深入开展聚氨酯包覆层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4.
表面处理芳纶纤维在丁羟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芳纶纤维的表面光滑、化学惰性强、与橡胶黏结性能差等缺点,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用电子能谱仪(ESCA)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纤维和丁羟橡胶表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元素的含量明显下降,N和O元素的含量提高,纤维表面活性提高.制得芳纤/丁羟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未处理的2.58 MPa提高到处理后的3.22 MPa.处理后,由SEM得到芳纶纤维丁羟橡胶复合材料表面的丁羟橡胶量增加.在KH-550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时间为5 h的条件下,芳纶纤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磷酸盐阻燃剂对聚氨酯包覆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研究了阻燃剂含量不同的一组聚氨酯的动态力学性能;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的WLF方程获得了该聚氨酯系列α松弛的黏弹系数Cg1、 Cg2和主曲线叠合的垂直位移因子bT以及松弛过程的活化能Ea.结果表明,适量(质量分数10%)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使Pu-2聚氨酯包覆层的低温储能模量E′有大幅度提高,α松弛的tanδ峰值强度和峰面积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低温时E′随阻燃剂含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α松弛的tanδ峰温(即玻璃化温度Tg)也随之下降.根据Cg1、Cg2、bT和Ea有规律的变化,用自由体积理论和bT与体系密度的关系解释了阻燃剂的加入对聚氨酯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除具有"补强"作用外,还具有增塑作用,同时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这种增塑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R值、水分、温湿度、加工工艺等因素对聚氨酯包覆层的影响,提出了改善聚氨酯包覆层质量合理可行的措施,大大的改善聚氨酯包覆装药的质量和外观。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固体推进剂包覆层的耐烧蚀性能.以端羟基碳氮杂环氯化聚醚多元醇和改性液体,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弹性体(IMPUE),用于固体推进剂包覆层粘接体系.结果表明,IMPUE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普通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其热性能、阻燃性能及耐烧蚀性能明显提高,是...  相似文献   
8.
采用极限氧指数、TG—DTA分析、红外分析及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两种含磷阻燃剂磷酸酯1^#(P1^#)和TCP在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弹性体(IMPUE)中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P1^#和TCP阻燃IMPUE.既有气相阻燃机理和凝聚相阻燃机理.又有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三者协同发挥阻燃作用。其中P1^#以气相阻燃和中断热交换阻燃为主,凝聚相阻燃为辅;TCP以凝聚相阻燃和中断热交换阻燃为主,气相阻燃为辅。  相似文献   
9.
在磷酸体系中纺制纤维素,凝固条件相当重要,文章对各种不同凝固浴的不同凝固性能进行了探索,由实验结果可知,乙醇作为凝固浴对纤维质量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聚氨酯在推进剂包覆层中研究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并分析了聚氨酯结构特征,讨论了当前聚氨酯包覆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聚氨酯包覆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