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发兴  卫晓利 《粘合剂》2009,18(6):12-14
以聚醚多元醇(N-210)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以自制的磺酸型亲水单体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采用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纯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并对有机硅改性WPU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PU分别经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后,其胶膜的力学性能略高于未改性WPU,但耐水性和耐热性则明显高于未改性WPU。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改性磺酸/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多元醇(N-210)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以自制的磺酸型亲水单体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采用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纯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并对有机硅改性WPU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PU分别经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后,其胶膜的力学性能略高于未改性WPU,但耐水性和耐热性则明显高于未改性WPU。  相似文献   
3.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圣军  吴晓青  卫晓利 《应用化工》2005,34(12):760-762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聚醚Ng 210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制得不含或含少量有机溶剂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的摩尔比、DMPA含量等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CO∶OH(摩尔比)=2.5∶1,DMPA=5%时,乳液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利用自制特殊喷嘴制备红磷微胶囊阻燃剂。实验研究了喷嘴温度、膨胀前釜内温度、红磷粒子质量流量以及釜内压力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嘴温度和高压釜内温度相等,即Tf=T=120℃,红磷质量流量Vm=1.5g/min,釜内压力p≥16MPa时,红磷微胶囊粒子包覆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聚四氢呋喃-氧化丙烯二醇(Ng21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以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S)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一系列高固含量聚氨酯乳液,对乳液三维微观粒子形貌和电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乳液的粒子呈球形,粒径随着DHPS/DMPA比值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固含量的增大,单位体积粒子数目显著增多;随着DHPS/DMPA比值增大,乳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大;随着CaCl2溶液加入体积量的不断增多,乳液体系的电导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HCl加入量的增多,乳液的电导率先缓慢增大,然后再急剧增大;随着乳液不断被稀释,体系电导率逐渐降低,但不呈直线减少。  相似文献   
6.
亲水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探讨了DMPA含量的改变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MPA含量在5%~7%之间可获得比较稳定的乳液;随着DMPA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变小,粒径的分散性变窄;涂膜拉伸强度增强,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环氧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的酯化反应,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的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研究催化剂、阻聚剂的种类、加入量、聚合方式、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环氧丙烯酸树脂的较佳工艺条件。并用IR对环氧树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卫晓利  张发兴 《石油化工》2012,41(2):194-198
以聚醚多元醇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为硬段、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S)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复合亲水扩链剂,合成了聚氨酯(PU)分散体;采用FTIR方法对PU分散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U分散体的pH稳定性、耐电解质性能、耐高温性、抗冻融性及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U分散体的耐电解质性能随反应体系中m(DHPS)∶m(DMPA)的增大而下降;当反应体系中0.4≤m(DHPS)∶m(DMPA)≤0.6时,合成的PU分散体的固含率大于70%(w),PU分散体在pH=5~10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80℃时稳定性好,室温下放置6个月以上无明显的分层,经4次冻结-融化后产生凝胶。PU分散体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耐高温性、抗冻融性及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工艺对3-氯-2-羟基丙磺酸钠产率及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3-氯-2-羟基丙磺酸钠,探讨了不同的加料顺序及原料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环氧氯丙烷过量能使亚硫酸氢钠充分反应,有利于反应产物的提纯和产率的提高,产率为95.1%;而且使得反应时间有所缩短为2h。产物的熔点为253±1℃。  相似文献   
10.
以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为胶粘剂、硬脂酸钠为赋型剂和甘油为保湿剂等制备固体胶棒。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固体胶棒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w(WPU)=25%~35%、w(赋型剂)=5.5%、w(水)=30%~40%、w(保湿剂)=4%、m(硬脂酸)∶m(NaOH)=6∶1、中和反应时间为30 min、中和反应温度为80~85℃和最终体系的pH值为8~9时,固体胶棒具有赋型性好、涂抹性佳、储存稳定期长、粘接性能强、硬度适中、成本较低且环保等优点,完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