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中.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军用工业中都需要针对大量的机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这些机密文件的保护越来越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对这些文件造成威胁的主要是网络技术的安全漏洞与人为疏忽等因素,一但文件出现了泄密或者危险就会造成国家安全的威胁、经济的损失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相关网络保密管理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涉密网络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在涉密网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重要的解决措施,为涉密网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二甲苯生产效率和经济性,通过对对二甲苯生产路线梳理,对比分析了各工艺技术生产对二甲苯的路线、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苯、甲苯和甲醇烷基化生产对二甲苯工艺技术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基于石油路线的芳烃联合装置,技术路线成熟可靠;而基于煤化工和煤、油结合的甲醇制芳烃及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工艺有待工业装置验证。以苯和甲苯为原料、甲醇为烷基化试剂生产对二甲苯的新工艺技术,合理利用了芳烃联合装置副产的苯、甲苯,并与煤化工生产的甲醇结合,高效生产对二甲苯,技术节能降耗,是对石油路线的补充完善,同时拓宽了对二甲苯生产的原料来源,有利于芳烃产业的合理化布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公司信息资产安全管理系统项目,利用XenApp虚拟化技术解决企业信息资产安全方面的问题,并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效果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
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煤低温干馏的发展,低温煤焦油的产能也随之不断增加.为综合高效利用低温煤焦油,解决其燃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对低温煤焦油性质和组成、加工工艺及两种主要工艺路线(燃料型和燃料-化工型)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煤焦油加工应选择先提酚类,而后加氢的燃料-化工型路线.该路线有效地利用了低温煤焦油中的高附加值组分,工艺合理,投资回收期短,是产业化前景较为广阔的路线.  相似文献   
5.
SAPO-34分子筛被认为是甲醇催化转化制低碳烯烃(MTO)最适用的催化剂。然而,传统的SAPO-34分子筛催化剂极易发生积碳失活,寿命较短。研究表明,小晶粒SAPO-34分子筛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使用性能。文章介绍了小晶粒SAPO-34分子筛具有的特性以及晶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进一步分析了催化剂晶粒大小和形貌对MTO反应的影响,并提出改善MTO催化剂使用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之星等权威专利数据库,完成专利的查全检索。采用由浅到深的分析思路对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技术的整体发展态势、专利布局和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客观展现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技术的专利保护现状。分析表明,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专利申请集中在2009~2013年之间,其中2010年达到申请量最高值,大部分专利申请集中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海石化院。目前该领域技术专利申请已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苯和甲醇为原料通过流化床催化工艺选择性制备对二甲苯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粒度、催化剂积炭、温度、压力、水/甲苯比及甲苯质量空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对转化率和选择性影响较小,在合适的粒度和催化剂积炭范围内,较佳的工艺条件为:500~520℃,水/甲苯质量比0.2,甲苯质量空速2~4 h~(-1)。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甲苯单程转化率可以超过50%,甲醇单程转化率大于98%,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大于85%。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剖析公司知识管理系统中展示层及核心层的模块功能,阐述了该系统在知识系统化、知识安全与知识共享等需求方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烯烃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认为新建甲醇制烯烃装置不仅要考虑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同时要结合下游产品市场选择一条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客户端安全一直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从客户端安全风险分析入手,列举了解决客户端安全问题的防护技术,并提出用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