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法研究了微颗粒催化剂磨损机械强度及其磨损机制,考察了超声介质、超声功率、固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对磨耗率的影响,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比较了熔铁催化剂和沉淀铁催化剂磨耗强度。结果表明,熔铁催化剂还原后耐磨强度略降,与此相反,沉淀铁催化剂还原后耐磨强度略有提高。由球磨法得到的熔铁催化剂存在较多微细粉末的粘附与团聚,影响测定结果,但熔铁催化剂的耐磨强度高于沉淀铁催化剂。基于形态和粒度分布的研究表明,超声波作用下熔铁催化剂主要磨损机制为剥层磨损,沉淀铁催化剂为体断裂或破碎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汽车雨刮系统的安全和自动化水平,设计包含主控制器、雨刮控制器、LIN总线的控制系统,得到了智能雨刮控制系统。基于此,本文先是进行了LIN总线概述,然后分析了智能雨刮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进行测试验证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水热法动态晶化合成MCM-22和MCM-49沸石,合成过程中容易生成混晶或转晶,适宜的Si/Al比为15~100;XRD和骨架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CM-22和MCM-49具有相似(或相同)结构;在HMCM-22沸石上进行间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催化性能测试,显示出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结果表明它的结构可能同时具有十员环和十二员环两种孔道;同时还考察了它的吸附性能和酸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然气制合成气工艺冷凝液中微量有机物难以定量的问题,采用总有机碳(TOC)测试仪测定冷凝液中总有机碳含量,采用气相色谱(GC)、离子色谱(I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冷凝液中微量有机物组成,考察其定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冷凝液中总有机碳质量浓度为927 mg/L。采用GC测定冷凝液中甲醇质量浓度小于01 mg/L。采用HPLC测定冷凝液中甲酸质量浓度为325 mg/L,加标回收率为1026%。采用IC测定冷凝液中甲酸、乙酸质量浓度分别为3923、015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80%、1159%;用加标回收率校正后的甲酸质量浓度为3322 mg/L,与HPLC测定值接近。冷凝液中9146%的有机碳源于甲酸。采用TOC测试仪测定冷凝液中总有机碳含量可预测其有机物含量;IC可用于测定冷凝液中微量乙酸含量,但结果偏高;采用HPLC测定冷凝液中甲酸含量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工业己烷在5A分子筛床层上吸附穿透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工业己烷在5A分子筛固定床上的吸附穿透曲线,考察吸附温度、压力和空速对正己烷的穿透吸附量、吸附传质区长度和床层饱和度的影响,探讨工业己烷中非正己烷组分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在160℃~240℃、吸附压力在0.1MPa~0.9MPa条件下,5A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透曲线均为较陡峭的"S"型;降低吸附温度、提高吸附压力和空速,有利于增加正己烷的穿透吸附量及饱和吸附量、降低吸附传质区长度、提高床层利用率;在吸附温度200℃、压力0.5MPa、空速0.9h-1条件下,正己烷的穿透吸附量达到0.0977kg/kg,床层饱和度为88.75%,5A分子筛对工业己烷中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有一定吸附作用,对其它非正己烷组分几乎不吸附。  相似文献   
6.
利用葡萄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制备Cu2O颗粒,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为表征手段,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对Cu2O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VP量可调控Cu2O的形貌与大小,即随着PVP量的增加,Cu2O颗粒由边长约为500nm的立方体变为大小约为1μm的切角八面体再演变为大小约为2μm的八面体。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没有柠檬酸钠存在的情况下,产物是由Cu2O小纳米晶自组装而成的、大小不均的球形颗粒;柠檬酸钠的加入有助于Cu2O晶体的生长,随着柠檬酸钠加入量的增加,球形Cu2O颗粒逐渐变为大小均一的晶体。  相似文献   
7.
对二乙酰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医药、农药和染料等。今以对二乙苯为原料,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四水合乙酸钴为催化剂,溴化钾为助剂,研究液相氧化合成对二乙酰苯工艺及条件。实验考察了氧化剂、催化剂和助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对二乙酰苯选择性的影响;采用L8(27)正交试验对对二乙苯液相氧化制备对二乙酰苯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氧化剂和助剂用量对对二乙酰苯选择性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四水合乙酸钴与对二乙苯摩尔比为0.25,对二乙苯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0.08,溴化钾与对二乙苯摩尔比为1.8,反应温度82℃,反应时间6.38 h;对二乙苯转化率接近100%,对二乙酰苯的选择性为80.81%。通过分析(GC-MS)产物组成,探讨了过氧化氢氧化对二乙苯制对二乙酰苯反应历程为:对二乙苯首先被氧化为对乙基苯乙酮,然后进一步氧化为对二乙酰苯。研究为开发对二乙苯氧化制备对二乙酰苯新工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多级孔UiO-66 (H-UiO-66)和普通微孔UiO-66;在50~150℃下,测定正庚烷(n HEP)、甲基环己烷(MCH)在H-UiO-66、UiO-66上吸附/脱附等温线及速率曲线,研究引入介孔的UiO-66对n HEP、MCH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影响。结果表明:n HEP、MCH在H-UiO-66、UiO-66上吸附等温线均为I型等温线,其优惠程度随着吸附温度提高而降低;在较高吸附温度下,H-UiO-66对MCH与n HEP平衡吸附量之比为2.93,明显高于UiO-66(1.32);H-UiO-66对n HEP的特征吸附功比UiO-66降低约20%;n HEP、MCH在H-UiO-66上等量吸附热相对于UiO-66均降低20%;n HEP、MCH在H-UiO-66上有效吸附、脱附扩散系数均为UiO-66的10倍左右。介孔的引入削弱UiO-66表面与n HEP、MCH吸附作用,强化其孔道内传质过程,有利于n HEP、MCH在UiO-66上脱附,提高了从120号溶剂油中反择形吸附提纯正庚烷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溶剂脱水塔塔顶水中有机物醋酸甲酯、对二甲苯和醋酸的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试样组分质量分数为0.05%~1.50%时,醋酸甲酯、对二甲苯和醋酸各组分的色谱峰面积与其含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醋酸、对二甲苯和醋酸甲酯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3.5%,98.5%~132.7%,97.2%~103.3%,该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较高,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高温吸附/脱附及扩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智能质量分析仪IGA,在较高温度(150—300℃)下,测定5A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脱附等温线,考察吸附温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研究改性5A分子筛的二次孔结构与正己烷吸附/脱附及扩散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A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等温线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优惠程度逐渐降低,在300℃下,5A分子筛对正己烷吸附等温线接近线性,压力从14 kPa降至1.4 kPa,被5A分子筛吸附的正己烷可脱附出45.95%;在200℃下,改性5A分子筛(5A-11)对正己烷的脱附质量比是未改性(5A-1)的3.5倍;正己烷在5A-11分子筛上的脱附扩散系数为8×10-13m2/s,约是未改性的20倍;5A-11分子筛拥有较小的二次孔孔径和较为合理的大孔分布,使其对正己烷有着良好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