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活性炭(GAC)吸附-曝气生物滤池(BAF)降解联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对GAC吸附、再生,BAF降解,GAC—BAF联合工艺运行工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工艺能有效降解含酚废水;GAC吸附容量与进水流量无关,吸附效果在原水进水pH=3.0、温度20±2℃下达到最佳;反冲进水碱性条件下对GAC解吸再生有利,反冲流量对再生有一定影响;BAF对含酚废水的容忍浓度为1100mg/L,GAC再生废水进入BAF之前需稀释至微生物适宜的pH值和苯酚浓度;GAC—BAF联合工艺中GAC柱进水流量的选择应确保BAF床有足够时间对已吸附饱和的另一平行GAC柱完成再生。该联合工艺将GAC吸附和BAF生物降解结合成连续运行的方式,使得苯酚废水处理过程不受GAC再生的影响,解决了传统GAC吸附和生物降解不适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以水质控制为主要目的的调蓄池的设计计算是针对较频繁的降雨事件,而非极端降雨事件进行的。大量降雨资料表明,指数分布能够合理地描述该地区的降雨量分布。根据一种适用于规划层面的计算水质控制型调蓄池的径流截流体积的概率分析方法,将连续降雨记录直接转换成洪水径流截取曲线,为该类型调蓄池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电催化氧化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吸附、焙烧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用电催化系统对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处理,考察了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降解效果随槽电压的增加而提高,酸性条件更利于提高COD和色度的去除率,Fe2+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增加同样能提高降解效率。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中,COD的去除率低于色度的去除率。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去除甲基橙,去除机制主要是H2O2,·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5.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特性,研究了铁镁复合混凝剂(PFM)的混凝效果及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对于其他无机混凝剂,PFM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PFM发挥了铁盐与镁盐组分的各自混凝优势;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铁镁复合混凝剂PFM是以羟基桥联的铁镁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各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法、Fenton和类Fenton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和超声波氧化法。分析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辐射降解苯胺溶液对超声波辐射时间、溶液温度、pH值、初始浓度、外加H2O2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去除苯胺,去除率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浓度、碱性有利于苯胺的降解;反应温度控制在30℃以下对超声降解有利;外加H2O2可明显提高苯胺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色度以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在不同的臭氧通气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下,研究了臭氧过硫酸盐耦合体系对于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盐、臭氧通气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溶液pH为10的环境更有利于用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污染物,在臭氧通气量为0.8 g/h、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0 g/L、pH为10、反应时间为20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6.3%、92.0%和55.4%.相较于单一过硫酸盐氧化方式,在过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加入臭氧,处理效果显著提高,臭氧氧化与过硫酸钠氧化产生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铁镁复合絮凝剂(PSFM),优化了PSFM絮凝剂的制备工艺参数,探讨了PSFM的絮凝效果及其絮凝机制。结果表明,PSFM适宜的制备条件为:n(Fe+Mg)∶n(Si)=4∶1,n(Fe)∶n(Mg)=3∶1,碱化度B=0.4,c(SiO_2)=0.4 mol/L。相同实验条件下PSFM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传统市售无机絮凝剂,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Fe0/S2O2-8体系氧化垃圾渗滤液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借助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以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零价铁(Fe0)投加量、初始pH值和S2O2-8与12COD0的质量比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0投加量为31.3mmol/L、初始pH值为4.4,ω(S2O2-8/12COD0)为1.14条件下,UV254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