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在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技术示范工程上,对其系统流动和阻力特性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均流装置采用布置1块竖直导流板具有明显优越性;多级喷动塔体结构,可明显降低塔体高度,使其系统负荷适应性达到40%—100%;脱硫塔一级塔体呈现中心流速高边壁流速低的规律,中心气速约10 m/s,边壁气速约6 m/s,二级塔体上部区域流速峰值明显向脱硫塔出口侧倾斜;新型伞骨栈桥快速分离装置阻力损失较小,约占系统阻力损失的23.7%;入口段阻力损失所占份额最大,约为51%,为降低能耗还需对其作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超细煤粉在热解时的反应机理,在高温管式沉降炉中,当炉膛温度为1 030℃、1 130℃、1 210℃和1 310℃时对煤粉进行快速热解实验,并测定热解气中轻质烃各组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在大多数热解温度下轻质烃中CH_4,C_2(C_2H_2、C_2H_4、C_2H_6)和C_3H_8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低阶煤的轻质烃释放量大于高阶煤;热解气氛对热解产物的释放量影响较大,CO_2气氛下轻质烃各组分的释放量明显小于N_2气氛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有限时间混沌同步控制的方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无量纲模型并对系统混沌行为进行分析,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与主动控制原理,设计了系统的有限时间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驱动-响应同步法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有限时间混沌同步。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快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O_2/CO_2气氛中超细煤粉着火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显微镜和摄像系统,研究了气氛、煤粉粒径、氧气流量和氧气浓度对超细煤粉在O2/CO2气氛中的着火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煤粉在N2/O2中比在CO2/O2更容易着火,颗粒粒径在20μm及以下的煤粉着火温度及过程差别不大,挥发分析出比较平稳,而颗粒粒径较大的煤粉着火温度稍高。在纯氧中,氧气流量在大于一定值(200mL/min)后对着火影响不大。O2/CO2气氛中氧气浓度对煤粉着火影响较大,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煤粉着火方式从均相着火变成非均相着火;且氧气浓度越低,着火越困难。  相似文献   
5.
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气液主反应区段蒸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新型半干法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提出了使用截面温度标准差判定蒸发过程的分析方法,利用双回路抽气式温度、湿度测量装置和可测量径向截面温度分布的网状测量装置对该工艺的气液主反应区段进行了蒸发特性研究.详细研究了分析方法、雾化气液比、烟气温度、烟气速度对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对蒸发特性有显著影响,由120℃上升至180℃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34%;雾化气液比由O.1上升到O.3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23.5%以上;烟气速度对气液主反应影响较小,但较低烟气速度有利于离子吸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气固主反应区段脱硫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新型半干法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利用实时在线SO2光谱测量系统对该工艺的二级反应区段进行了脱硫特性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吸收剂给入量、烟气温度、内循环颗粒浓度、流场扰动强度、调质水量5个因素对二级反应塔SO2脱除量和脱除份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况参数下,所研究区段的脱除份额可达到40%以上;内循环颗粒浓度对该区段脱硫特性有显著影响,可提高脱除份额18%;吸收剂给入量、流场扰动强度和调质水量对该区段脱除份额也有约6%~8%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喷雾干燥器内气液共存区域烟气湿度的表征方法,设计了可实现多点同步采集的湿球温度测量装置和试验平台,进行了温湿度场测量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球温度为 90~120 ℃、湿球温度为 40~60℃的反应器工作区间内,可以采用湿球温度定性表征烟气湿度的变化;增湿操作进行后,存在 30~40 S 的湿球温度值稳定测量时间;接近测量对象湿球温度的增温水温有利于减少测量干扰;与单点测量结果对比,液相稠密区和稀疏区均较吻合;通过对比分析裸电偶测量值与湿球温度,可定性获得被测截面的液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向量的相关性反映某个数域上n维向量空间中向量之间的关系。随着复向量在控制论、混沌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复向量空间的线性相关性理论亟待完善。本文提出了复向量空间中实线性相关和复线性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和推论,给出相应的判定定理,然后将复线性相关性的结论应用到了复参数辨识中,证明了不确定复混沌系统的复参数的真值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我厂140密炼机滚筒轴承,原使用4-8P/100柱塞泵供油润滑,注油量27厘米~3/分,漏油严重。每班开机7小时,耗油9公斤;同时,轴承溢出的润滑油有明显发亮的铜油末,或乌黑的铸铁油末,证明辊筒轴颈与轴承处于直接接触的摩擦。我们采用下面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快速聚沉理论的燃煤颗粒物化学团聚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快速聚沉理论为基础,结合喷雾团聚过程中雾滴和颗粒物的粒子群动力学分析,提出了扩散团聚模型以及喷雾团聚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聚沉速度常数以及不同初始条件对团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飞灰颗粒直径大于0.1 μm时,可以不考虑颗粒的扩散效应;当飞灰颗粒粒径小于0.1 μm时,扩散团聚比较明显;在相同雾滴直径时,随着团聚剂溶液流量的增加,团聚效率随之增大;在相同雾化质量的条件下,随着飞灰颗粒直径的增加,团聚率越高;相同飞灰颗粒粒径时,随着雾滴直径的减小,团聚效率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