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兰杰  张路 《电信建设》2004,(4):23-29
首先分析了卫星多媒体数据广播市场的应用环境、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其技术与商业特点、实现方法.阐述了实现卫星多媒体数据广播的市场策略及设备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兰杰 《泸天化科技》2006,(4):327-330
在硝酸生产氨氧化反应中需对氨气和空气流量进行稳定的比值控制,对实际运用中可采取的多种比值控制方式作出介绍,对组态中的系数确定作了详细推导,归纳了其应用特点,并给出了逻辑提降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进行1∶5万区调工作时,发现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南克英组顶部存在一个不整合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古风化壳与底砾岩、地层缺失及地层化学异常等。研究表明,它是震旦纪—泥盆纪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相由滨海—浅海相朝沉积盆地演化中造成沉积中断而形成的。实测剖面、填图工作、化学地层及古地理特征均反映出该界面的存在。这一发现对阐明西昆仑石炭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了前人区域断裂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分子器件中的第一性原理输运计算比普通的密度泛函计算要慢很多,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密度矩阵计算方法的不同。本文将 GPU 加速应用于第一性原理的输运计算,重点实现相关矩阵运算的加速。测试结果表明,在单次迭代中,对于较大的体系,相对于调用 MKL 库,密度矩阵的运算速度在单个 Tesla M2090 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在 Tesla K20m 上则可以提高 20 倍以上,从而取得了很好的加速效果,而且体系越大,加速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正1概述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硝酸装置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投产,采用"常压综合直硝法"工艺。由于历史原因,硝酸装置无ESD(紧急停车)系统,只有Ⅰ硝工段在2001年配置了1套浙大中控的ECS-100集散控制系统,而其他的辅助工段(氨蒸发工段、一步法制浓酸工段、浓酸库区工段)都没有配置DCS集中管理和控制,仍旧采用分立的模拟盘装控制分工段独立控制和管理,导致整个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较低、集中化管理水平低,使得各工段间的工艺信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阐述我国的粉煤灰应用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对地打击弹药引信弹道高度测量中观测信号可能出现的有效数据缺失、数据更新速率低以及由于环境噪声等造成测距精度下降问题,提出包含无效点滤波的弹道高度预测算法。通过引入无效点概念,将探测漏点、干扰点、需插值点设置为两种类型的无效点,将无效点和额外预测点利用系统状态方程、扩展卡尔曼滤波、伪测量技术等处理算法进行滤波及数据更新,实现弹道高度预测。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在提高数据更新速率、消除漏点干扰、弹道高度额外点预测、降低随机噪声干扰等方面效果显著,该经算法处理的弹道高度信息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相比原始信号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2008-2009年东港、沈阳两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遍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100200 g a.i./h㎡,能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该药剂在100 g a.i./h㎡剂量下防效相当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200 g a.i./h㎡剂量下防效,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反应增容PP/PA 6共混体系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侧向注入增容剂和直接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聚酰胺(PA) 6共混物.考察了侧向注入和直接混合2种增容方式对PP/PP-g-MAH/PA 6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MAH可以同时提高PP/PA 6共混体系的刚性和韧性,侧向注入的增容效果尤为明显.侧向注入PP-g-MAH (5 phr) 的复合体系拉伸强度较纯PP提高了23.6%;侧向注入PP-g-MAH (20 phr)的复合体系拉伸断裂应变大于1 000%;PP-g-MAH能有效改善PP/PA 6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结合力,降低分散相粒子尺寸,且侧向注入比直接混合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