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用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为种泥,进水为人工配水,采用逐渐减少污泥沉降时间的方法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研究温度、进水C/N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仅为36 d,颗粒粒径在3 mm左右,SVI值为37 m L/g,沉降性能良好,表面有较多洞眼。低温(10℃)、常温(20℃)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态影响不大,但低温条件下出水水质指标波动较大,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均低于常温。C/N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氮的影响较明显,当C/N≤5时,好氧颗粒污泥开始失稳,TN、氨氮的去除率均低于60%;当C/N比降低至3时,颗粒污泥完全失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实际生活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3%、92.0%、60.3%、83.6%、93.4%,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用于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了单独微波和柠檬酸-微波联合处理对污泥破解的影响。以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为控制参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污泥有机物溶出的情况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616 W、辐射时间为150 s、投加0. 05g/g·SS柠檬酸处理污泥时,样品的溶出率为24. 66%,对比单独微波法作用,污泥有机物溶出明显增加;使用柠檬酸-微波联合破解污泥,可使污泥SV30降至21. 22%,SVI降至27. 99 m L/g,较单独微波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超声波-高锰酸钾耦合工艺预处理剩余污泥。通过对比破解前后污泥上清液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VSS/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破解率(DD)、溶解性蛋白质质量浓度、溶解性多糖质量浓度、含固率等变化,考察超声波、超声波-高锰酸钾(KMnO_4)耦合工艺对污泥破解以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单独处理最佳处理条件为:声能密度为2. 0 k W/L、反应时间为20 min。此时,污泥的DD、蛋白质质量浓度、多糖质量浓度分别可达18. 41%、180. 21 mg/L、185. 88 mg/L,同时污泥破解后含固率可达6. 2%,污泥的离心脱水性能得到改善。KMnO_4-超声耦合工艺可进一步促进剩余污泥破解。破解效果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声能密度反应时间KMnO4投加量。因此,确定的最佳声能密度为2. 4 kW/L、最佳反应时间为25 min、最佳KMnO_4投加量为2 200 mg/L。此时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质、多糖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295. 56、361. 27 mg/L;粒径和电镜结果与此匹配。  相似文献   
5.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种泥,在SBR中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并研究有机负荷、含盐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仅30 d,颗粒粒径约2 mm。有机负荷在1.8~4.0 kg COD/(m~3·d)范围内稳定性较好,COD、TN的去除效果随有机负荷增加而略有提高。含盐质量分数为1%时,颗粒污泥仍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增加到2.5%开始出现颗粒解体,COD、氨氮去除效果大幅降低;含盐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颗粒污泥解体现象、上浮现象有所缓解,COD、氨氮去除效果有所回升,分别稳定在70%、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